第B05:新主体·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9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选载·文化建设】
  本书抓住了关系合作社发展的重点人物,体现了依法指导的鲜明特色,系统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合作社文化是指合作社组织的核心理念以及体现核新理念的意识、伦理、精神等元素的总合,它是合作社制度存在和发展的精神依据。合作社精神是现代意识与合作社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

  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做法(选载四)

  第三,以组织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使员工发生符合组织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组织理念与价值观不断得到内化,最终变成员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

  通过“文化建设三步曲”的实施,组织就形成了“管理制度与组织文化紧密结合”的管理环境。这种管理环境有两大作用:对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同的员工,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对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不相同的员工,有巨大的同化作用。正是这两种作用,使得“文化建设三步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组织文化建设模式。

  合作社文化建设注意事项(选载一)

  (1)领导人的榜样。理事长等管理层经营合作社的独特方式称为合作社文化,因而它建立在企业传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个性基础上。合作社文化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建立起来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重视客户服务,发展一种合作社文化是一项巨大而持久的工作。它需要合作社管理层的极大努力和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管理层不支持、不重视,合作社就很难形成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合作社文化。榜样的力量就是上行下效,合作社文化来自员工对管理层行为的效仿。所以,理事长需要把你的员工当作客户来对待,让他们从你的榜样中学习怎样对待客户。

  合作社的价值观首先是要有责任感,对成员、消费者、合作者与社会负责任,并在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中努力让他们感到满意;同时,倡导每一位成员都要做有责任感的人。合作社文化对成员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鼓励成员自觉地融入到团队中,在合作社内营造一种良好的团结合作的氛围,自私的、本位的、不协作的成员是不受欢迎的,也是没有前途的。合作社文化像一根纽带把成员和合作社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位成员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合作社文化要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制度体系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造一种能复制与放大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与策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任用、培训、绩效与激励、沟通等),将核心价值观灌输到成员的头脑中、体现在成员的行动上,并结合合作社发展战略与目标,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制度体系。(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惠农政策得到拥护 落实力度仍有待加强
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
【选载·文化建设】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解读B05【选载·文化建设】 2014-09-04 2 2014年09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