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悠扬,田歌嘹亮。在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里,川沙新镇将近几年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果进行集中检阅。6月14日,“情满古镇魅力川沙”2014年川沙新镇“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浦东新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举行。
川沙是江南丝竹、故事、沪剧、田头山歌的故乡,被列为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川沙新镇加大了保护传承的力度,使得即将湮没的传统文化重新获得了新生。保护非遗文化从小抓起,川沙把立足点和着眼点放在对中小学校学生的培养、熏陶上,非遗传承人深入中小学校,举办川沙故事、丝竹乐理、田歌演唱培训班,搭建各种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使得本土非遗文化在学生中有了很好的传承。
这次展示活动中,川沙非遗文化传承人、老一辈传统文化表演者的节目与青少年学生的非遗文化节目同台展示。浦东新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作为浦东新区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浦东派琵琶”项目基地学校表演了学生琵琶合奏《到春来》、《送我一支玫瑰花》;有着70多年历史、人称“南有铁沙,北有鸣联”的铁沙国乐社带来江南丝竹表演《欢乐歌》、《行街》;几位川沙戏曲的小小爱好者展示了融合沪剧、京剧、越剧的少儿戏曲《联唱》;多年表演浦东老山歌的万年红咏唱社唱起田头山歌《挑担山歌》、《长短山歌》;全国第一家武术进校园的观澜小学的同学们展示武术《弟子规》。学生们的精彩表演预示了川沙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