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东方社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传清新之风 聚正气能量~~~
传清新之风 聚正气能量~~~
传清新之风 聚正气能量~~~
2014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清新之风 聚正气能量
沪东社区“常青通讯组”搭建民意互动平台
  文/通讯员 汤鑫坤 黄意黎  

  信息时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似乎被网络所包围,出门在外或宅在家中,做得最多的是用电脑或手机上网,发微博、收邮件、上微信、视频聊天、打网络电话,而一些传统的纸质媒介,越来越被冷落。然而,在沪东街道寿一居民区,有一群志趣相投的居民,却反其道而行之,成立写作小组,办起了小区的“通讯社”,搞起了板报。

  2011年初,沪东社区文明创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老旧小区在居民楼道里设置了小黑板和宣传栏,一是宣传各居民区创建活动,二是减少乱张贴的现象。但是,由于内容更新缓慢,加上管理跟不上,不多时,楼道里的小黑板成了黑小广告的发布栏。针对这情况,寿一居民区党总支在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上,摆出问题,请大家献计献策,寻找解决办法,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成立小区宣传报道小组的设想应运而生。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提议和指导下,由5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通讯组成立了。

  党总支委员张玉环任组长,责任编辑是有着丰富编撰经验的李炳章,组员有曾从事翻译工作者唐其清、财务审计的洪翠霞和曾担任企业中层的朱道发。这些同志虽然都早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但是他们愿像一棵常青树,保持为党工作为居民服务的热情,因此小组起名为“常青通讯组”,编撰的刊物叫《常青通讯》。

  常青通讯组的成立让居民们发现,他们能更及时和全面地了解小区的各种情况,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张记录小区综合信息的打印简报,贴在楼道的小黑板上,或有一块制作精美的大版面放置在小区主干道的宣传栏中。

  寿一居民区在开展楼道、门洞感应灯安装的实事工程中,有居民对安装、维护、日常费用等提出了疑问。由于工程施工人员回答敷衍,引起了居民不满,一度影响了工程的进展。党总支、居委会得知情况后,希望常青通讯组出期专刊来缓解矛盾。于是,组员们对工程施工方、物业、业委会等进行采访,形成了一期专刊,针对为什么要安装门洞照明灯,安装后对居民出行有何便利,资金费用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等,向小区居民进行详细的解答,既满足了居民信息透明公开的要求,又为施工方解了围,同时,还吸引一大批居民加入到建言献策的队伍中来,为小区自治管理搭建了互动平台。

  自从有了通讯组办起了刊物后,小区楼与楼之间、邻与邻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因为一篇篇反映楼组建设、邻里情谊的文章,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只要哪位或哪家做了好事,“神通广大”的通讯组组员就会用文字给挖掘出来。有时候,居民们也会主动向常青通讯组提供好人好事的信息,于是,正能量在寿一聚集发光。居民区党总支也通过通讯组的采访报道,推出一批优秀典型。如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党总支、居委会根据信息,评选出10名小区活雷锋,由常青通讯的组员们进行采访后,编撰成稿,在小区内进行表扬宣传,同时通过志愿者大会对被表彰个人授奖,让他们的事迹在小区内广泛流传,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让互助之花开遍小区每个角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蜂疗·专版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经济
   第B08版:社区·副刊
垃圾源头分类 生活低碳环保
社区公益置换好处多
沪东社区“常青通讯组”搭建民意互动平台
东方城乡报东方社区周刊B01沪东社区“常青通讯组”搭建民意互动平台 2014-05-23 2 2014年05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