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东方社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盛源居委的低碳实践~~~
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盛源居委的低碳实践~~~
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盛源居委的低碳实践~~~
2014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盛源居委的低碳实践
垃圾源头分类 生活低碳环保
有着44年党龄的志愿者朱京林在小区里巡视垃圾分类情况
  文/摄 通讯员 乔洁   

  在很多人眼里,垃圾就是垃圾,无论如何也成不了有价值的资源。实则不然,垃圾,只有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了。如今,政府大力推进“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项目,旨在倡导居民改变垃圾混扔的不良习惯,通过在源头对垃圾分类投放,以及分类清运和回收,使垃圾重新变成资源。

  地处浦东永泰路1299弄的盛源公寓,是东明路街道垃圾分类投放的试点居委,也是东明地区唯一一家拥有升降式环保垃圾箱的居民区。由于垃圾箱设计新颖,减少了蚊蝇的滋生,利于地面环境质量的保持。在此基础上,居委将垃圾分类投放作为居民区环保质量提升的又一重要举措,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一方面,就垃圾投放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哪个时段,居委上门征询居民意见和建议,并借助分发垃圾桶和可降解垃圾袋的机会,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指导居民如何分类。另一方面,组建起两支平均年龄在60岁,分别由9人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每天上午7点30分至9点30分的两个小时里,志愿者们便主动到垃圾箱旁“值班”,如果遇到“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投放方式或者扔错投放口的居民,他们都会及时加以引导。他们是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同时也是垃圾分拣员,为了分拣工作更便捷,志愿者们动足了脑筋,“自制”分拣工具,这一切为的是把垃圾重新“归位”。

  在这支志愿者队伍中,成员们从不“被动上岗”,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居委的签到册上从未空白过。志愿者楼月珍即使生病无法“上岗”,她也会叫上老伴代其出勤,一次也没落下过;60多岁的王保林,身患严重的痛风疾病,在家他与家务“隔绝”,可是一旦走出这个小天地,老王却是一个将疾病完全抛诸脑后的热心人,除了为居民提供义务理发服务外,他还是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一到上岗之时,他便穿梭于小区中,竭尽所能维护着小区环境的整洁。

  我们嫌弃垃圾分类的繁琐,可曾想这样一个举手之劳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造一个安身立命的家园。台湾垃圾分类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借鉴。我们现在起步,从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入手,当垃圾分类投放“习惯成自然”,那么一个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也就来到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蜂疗·专版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经济
   第B08版:社区·副刊
垃圾源头分类 生活低碳环保
社区公益置换好处多
沪东社区“常青通讯组”搭建民意互动平台
东方城乡报东方社区周刊B01垃圾源头分类 生活低碳环保 2014-05-23 2 2014年05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