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帖】
@老崔:老头儿老太无论是白发苍苍,还是颤颤巍巍,均须排队等候。我的脑际中忽然浮现出一幅画面,众多老人虔诚而无奈地向民政部门表示:报告政府,我还活着!
@闲庭:因为有人冒领死去老人的工资,便让众多活着的老人颠簸劳碌,吃苦受累,道理何在?
@民间:想一想,每年让老人向民政部门“报告我还活着”。老人会是什么心情?让老人步履蹒跚地去排队、领表、盖章、情何以堪?
【编者观点】
为了不让国家资财遭受损失,对据说已经出现严重亏空的养老金加强管理本无可非议,但出此“奇招”实在让人觉得管理者们似乎缺少点什么。缺什么呢?缺少方法,缺少经验,还是缺少感情?
“验明正身”虽然名义上是在保障离退休老人的利益,实际上缺乏人性关怀,让人感觉老人很无辜,让老年人心上添堵。
首先,发生冒领工资的事情责任不在老人。老人去世了,对身后事无能为力,冒领钱财不在死者而在生者。杜绝“吃空饷”的责任本来是公安、户籍、原工作单位以及社保机构的工作,而用对活人“验明正身”的办法是责任的倒置,政府及社保机构管理成本向领取养老金者的转嫁与强加,这是一种以强凌弱的霸道行径。人死了,还在领取养老金,有的是其家属所为,但也有其原单位或社保部门的人员钻管理缺失的空子,故意“不销户”,顶名冒领,中饱私囊,这些漏洞,却要活着的老人们买单实在不够公平、公正。其次,为了杜绝冒领现象的发生,办法可以想出许多,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户籍、身份证等公民信息与社保管理机构联网已经不是问题,包括老人在内的任何人的生、死信息都可以一目了然地查到,领养老金的人有什么必要用此招去“验明正身”?每年认证一次,如果认证完了人就死了,剩下的那十一个月不还有冒领的机会吗?总不能一天认证一回吧?有的老人病重的、甚至已经是植物人了,自己动不了,难道还得家人抬着他去照相吗?
“验明正身”是老人们的戏谑之语,借以自嘲。细细品味,是不是透露出老人的无辜、无奈和无助。
目前各地反复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效率型政府,已经有城市近年来将人社局与民政局实现联网共享数据,死亡人员在城市范围内的任何火化场火化后,两套系统将自动进行数据比对,直接将死亡人员从退休金领取名单上删除。应该推广这种更科学的方法,既彻底杜绝退休金“吃空饷”现象,也让老人不再为“验明正身”来回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