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敦厚,雅会襟灵,谦谦惕惕如古仁人,这是建国兄的秉性也即是苏轼所说的“心”。这样的心性涵养,在上海这个现代文化氛围中,更多的不是依赖于外部的环境,而是依赖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修养。他以其独特的秉性,更强调的是“利他”的原则,为了“利他”,他更相信孔子所说的“毋我”、“克己”。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康桥书画院的创建和发展,以点带面,团结、帮助了一大批康桥地区、南汇地区、浦东地区老中青书画家。推动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建设,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书画艺术氛围。这一奉献精神、服务精神,对于一个满怀艺术追求的书画家,显得何等难能可贵。
建国兄生活在南汇,工作在南汇。在他学书起步之时,南汇还是偏僻的一隅,虽乡风淳朴,书画艺术的风气浓郁,毕竟不能与市中心的名家荟萃同日而语,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他的眼界见识。他不辞辛劳跋涉,一次次的到市中心寻师访友,聆听名家的指点,并正式师从海上书坛的高手张森先生,于乃师的书风之外,魏晋以降的楷、行、草书,无所不览,碑学、帖学,兼收并蓄,乃知书道的源远流长,书学的博大精深。习书之余,书读万卷,路行万里,友择三益,身日三省。从此眼界大开,技艺日进。
他数十年与笔墨纸砚为伴,笔不离手,不放一日闲过,何止退笔成塚,池水尽墨,废纸三千!他的楷、行、草书,于乃师的面貌之外,自成颜筋柳骨的中正、端重、稳凝、圆厚的气象,与流行的奇诞、漫漶冲动、飞扬的书风判然异趣,在观念上显得很不“创新”,却于功力上显得堂堂正正。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但对于艺术的创新,在认识上决不仅止于冥思苦想出一个奇特的想法,而更多的投注到实实在在的必须积劫方成的手中功夫,如果说前一种创新走的是一条捷径,但捷径往往是弯路歧途,后一种创新走的是一条畏途,但畏途一定是正宗大道。今天的书画界,舍正用奇地致力于思想的观念创新是一波又一波。建国兄守正用奇地致力于手头功力提升的创新则如深水静流,我相信其潜力是无尽藏的。 徐建融
林建国简介:林建国,字健之,1961年10月生,1985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师从著名书法家张森先生,现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浦东新区政协委员、上海康桥书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