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城乡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证热将大学生引向“证途”还是正途?
  【事件回放】从4月初开始,一张大学生“证途”拼成的照片成为网络热点,在网上疯狂转发,描绘大学生“证途”的图片中,除了毕业证、学位证、大学英语四六级之外,甚至连品酒师、营养师、秘书职业资格证等也都“榜上有名”,总数达到48种。据悉,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数量上百种,有高校学生甚至拿到10多本职业资格证书。不过,考证看上去很美,但价格不菲,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专家也提醒,考证勿盲目,要提前做好规划,才不至于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微博热帖】

  @百米九秒:我国职场典型的习惯,不是以能力判断你是否能干,而是以证选人,跟企业喜好对着干没好下场,工作越难找,越得考证!

  @非搭款师:别再忽悠了,行吧?!社会这所大学真正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和经验,与证没什么关系的。

  @LinlinSparrow:如此考证,还能不能有个青春愉快的大学生活了?

  【编者观点】

  忧患意识的提前,使得在校大学生们不得不为他们将来的美好前程而“加倍努力”,手中的证书多了,底气也足了许多,而这些证书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否用得上,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出实际工作能力,已很少有人关心,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好的结果,寄希望能用这些证书敲开一些理想工作的大门,至于考证的过程,已不是最重要的了。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大学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产生了脱节。有专家呼吁,这种现象应当纠正,却也不能矫枉过正。大学不同于技术培训班,大学教育绝不等于“技能教育”,更不等于“考证教育”,大学教育的根本,还是在于基础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大学生们更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注重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有人担心,“大学生考证热”和“证书教育”将会促使大学教育和市场紧密结合,而这将不可避免地使得大学教育逐渐走向工具化、功利化;“考证热”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必然造就了大学生的急功近利心态,使得他们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一些不受市场经济青睐的人文、基础学科,将有可能被蚕食掉,这些学科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虽然不是直接的,但对于社会、国家和学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如此功利的环境下,此类学科的发展将会遭受重创。 

  一些教育界的业内人士也认为,证书多并不代表综合素质高,有时却恰好反映了部分学生的浮躁心理,浪费了大学时期宝贵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机会。很多学生几乎都忘了“考证”本身的实际意义,往往压迫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考那些其实“含金量”并不高的等级考试,把它当成了一种求职的工具,陷入了为考证而考证的误区,这样只会让他们自己对真正的能力培养丧失兴趣。 

  一些用人单位对证书也抱怀疑态度,认为“资格证书”不等于“能力证书”。除了学历和证书作为参照,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将是工作者的经历和经验,以及工作者在该行业中的口碑。应聘者的实际能力绝对不是一张高级证书所能掩饰的,应聘者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应聘中还是会露馅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经济
   第B08版:社区·副刊
沪两院校首试高职、本科贯通 技能考将替代笔试
特斯拉电动汽车将首秀中国大陆
沪将建4个早餐加工配送中心
做郊区经济发展研究的“领军人”和“智囊团”
养老机构收费将“放在明处”新收费办法将出台
图片新闻
热议
上海对老旧住房“体检”和“手术”已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
上海长途总站、长途南站周六开售“五一”车票
考证热将大学生引向“证途”还是正途?
申城下半周气温上上下下 “杏花春雨”将不时来访
东方城乡报城乡一周A02考证热将大学生引向“证途”还是正途? 2014-04-18 2 2014年04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