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监狱护权益
陈晖服刑期间,原居住地动迁了,为了维护其个人权益,2007年6月,安亭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同至青浦监狱必访,做陈晖房屋动迁的思想工作。经过一番政策解释,陈晖对相关的拆迁补偿表示同意,最终,陈晖家拿到了3套动迁房屋(1大2中),2套为现房,1套为期房。陈晖的母亲因考虑到女儿的权益问题,对于2套现房的归属与陈晖发生了重大纠纷,最终通过法院裁定,陈晖拥有其中1套中房,1套大房归母亲和妹妹所有,维护了陈晖的合法权益。
中秋必访送温情
2008年中秋节,社工随同原黄渡司法所(现为安亭司法所)到提篮桥监狱开展必访工作,与陈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会谈,陈晖在狱中表现良好,当问及与家人的情况时,他认为“就那样,好也好不了,再坏也就那样了”。当司法所提出是否需要干预帮助缓解矛盾时,陈晖表示不要。但考虑到陈晖今后出狱可能会与母亲发生矛盾,司法所还是与其妹妹、母亲进行了沟通。
真诚帮教化“疙瘩”
陈晖的母亲在陈晖服刑期间,擅自装修了原本判给陈晖的那套房子并居住了下来,把大房出租了。由于房屋归属权通过法院判定,陈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都处于紧张状态,但因陈晖在服刑,双方也过了几年相安无事的日子。
2013年4月下旬,社工收到监狱来信,得知陈晖6月将刑满释放回归社会,考虑到陈晖的母亲还居住在陈晖的房子里,加上母子矛盾尚未消除,将影响陈晖回归社会的信心,社工迅速将情况报告给安亭镇司法所,并将情况反映给了陈晖所在村的村委会。
对于到监狱与陈晖会谈的事情,其母张某某一直摇摆不定。为此,社工以及司法所、村委会干部一同到陈晖母亲居住处,倾听了她的述说,了解到张某某经过这几年,逐步能接纳陈晖,但始终不愿意与出狱后的陈晖居住在一起。司法干部就在交流中,将陈晖在狱中良好的表现告知,并动之以情,最终陈晖的母亲同意前往五角场监狱与儿子沟通。在亲情交融感召下,陈晖和母亲张某某的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张某某心中长期存在的“疙瘩”也逐渐解开,陈晖和母亲的关系开始“破冰”。此次帮教后,在司法所、监所的共同调解和引导下,母子在住房问题方面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在张某某拿到最后一套期房后,将陈晖的房子归还,在此期间,张某某每月补贴陈晖在外租房租金600元。
必访之后,安亭司法所随即与村委、街镇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为陈晖家落实好了期房的问题,使得母子之间的矛盾得以消弭,消除了陈晖回归社会后的担忧,对于与家人的关系以及今后的人生规划也表露出了十足的信心。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陈晖系化名) 记者 张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