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科教文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2013年06月1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民间艺术如何融合现代城市艺术?
农民画师创出原派绘画
  金山区枫泾镇是农民画的发源地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以种田为生的农民,凭借天性和朴素的审美观,将自己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凝注于笔端,逐渐形成了农民画独特的风格,构成了以群众性和业余性为主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一批农民画优秀作者随之脱颖而出,但他们已不是靠种田为生的农民,而是追求美术,以画为业,有着艺术理想的画家。枫泾镇新元村的高风和中洪村的陈修就是其中的代表。

  □记者 卢连明 摄/文 

  本报讯 去年11月上旬,由高风创作的《风行水上》原派绘画作品,被杭州一企业家看中,以6万元价格买去作为家庭装饰。同月下旬,由高风妻子陈修创作的《大地的呼唤》又以9万元的价格出售了。买家是从他朋友家看到《风行水上》这幅画后赶来的。

  “《风行水上》取材于天地间的自然景象风和水。风和水,原是无形之物,但当风吹至水面,水面便泛起涟漪,形成波纹,于是风便有了性情,水也蕴含了气韵。《大地的呼唤》描绘的是在一大片即将成熟的稻田里,几只青蛙在清澈的水沟里自由跳跃的情景。”高风介绍说。“原派绘画立足原生,它生长、发展于民族民间,画家凭天性作画,画自然原生之物。原派绘画不受农民画风格模式的限制,融合水墨画的笔墨,兼容学院绘画的技法,包容表现非农民生活的题材,创作者不受农民身份的局限。崇尚人类艺术创造的原生性,遵循艺术的客观规律,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坚持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科学结合。”

  据了解,早在五年前,原派绘画就由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在上海聚荣轩举办了首届原派绘画展,三年前在枫泾金轩的原派绘画展览馆再次举办画展,都受到广泛的好评。

  如今已都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的高风和陈修,只要一说起他们的原派绘画就十分兴奋。高风是1980年开始从事农民画创作的,陈修是1982年开始向父亲陈富林学画农民画的。在30多年的农民画创作中感触很深。他们从1990年开始构思创作原派绘画,从2003年开始开店,2004年注册“红胜火”商标,从2005年开始试行限制绘画张数,坚持走原创绘画之路,得到了同行的称赞,收到良好的创作效果。高风向记者表示,他们虽然靠作画吃饭,但也要通过美好的画面,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领悟自然之天性,凭着人的天性去画自然,充分展现原派绘画立足原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艺术特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农民画师创出原派绘画
困难老人生活起居——“专人负责”
周浦“老伙伴”共度端午节
中国首个倒置屋旅游体验项目落户枫泾
古美一村志愿者包粽子庆端午
叙说青浦方言故事 传承保护非遗项目
送戏到敬老院盈浦老人乐开怀
大团老街端午民俗风情浓
淀山湖工商所开展医药广告专项整治
东方城乡报科教文卫A06农民画师创出原派绘画 2013-06-13 2 2013年06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