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到了严格的产地检测,“毒姜”上不了市,就地全部销毁,使用违规农药的种植户就会血本无归,今后你就是允许他用,他都不用!
——辽宁省沈阳市蔬菜流通协会会长 何立兴
应鼓励和补贴制售低毒高效农药
完善食品生产的安全链条,应回溯本源,尽快完善对农产品生产的信息采集,并加强农业生产制度与标准的建设,引导农民科学生产、健康生产,在生产者身上下功夫。
那么,生产者如何下功夫?潍坊“毒姜”事件的出现,一个因素是与生姜价值无法以价格形式体现有关,国内销售的农产品价格只有1元多,而同样的农产品出口价格却要高达20多元,如果供应国内的种植户必须千方百计才能取得利润,农户该怎样选择?
农药残留超标的确是我国农产品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农药生产和使用量位居世界第一,单位耕种面积化学农药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出2.5到5倍。应对高毒和限用农药的厂商去除补贴,大幅增税,降低生产意愿,同时对生产低毒高效农药厂商依旧实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户的帮扶
首先,针对农药使用的方式方法没有监管到,神农丹确实是一种农药,但是这一类产品是限制使用的,不能用在瓜果的食品上,可以用在棉花这样不直接使用的农产品上。应该对对剧毒物品进行跟踪。第二,在种植过程中,政府没有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根据2012年卫生部和农业部文件中对农药残留物的国家标准,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监督监管。
在农户的生存面临巨大威胁的时候,不会对法律有任何的敬畏之心。那些农户如果不用这些农药挣不了钱,如果没有政府的帮扶、指导,农户就会铤而走险做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来转嫁风险,很明显,地方政府在帮扶上做得不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 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