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言论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建村落须保留田园和农家情趣
  □刘奇葆  农民房前屋后如果连一根草、一棵树也看不到,“鸡犬之声”也听不到了,那新村建设就是失败的!在不久前深入农村基层的一次调研中,笔者发现个别地方在推进新村建设时,一味追求模仿城镇的建筑,连排房、水泥地,甚至把院坝也搞得像广场一样,看不到花草看不到树,让新建的村落失去了乡村原有的特色和风情。农民群众追求现代化,往往以为城里的钢筋水泥就是现代化,铺着大理石的大广场就是现代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在新村的规划和建设中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农村就是农村,城镇就是城镇,在让农民群众与城镇居民一样享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同时,一定不要把农村搞成了城镇,不要把农村一些好的东西丧失掉了,尤其是农村特色、田园风光、农家情趣,一定要保留住。否则,新村建设就是失败的!

  如何防止这种缺陷的发生?笔者认为:在思想上,要引导农民群众和规划建设者彻底反对并打破钢筋水泥崇拜,还原生态,建设生态,充分认识新村是生态田园式新村,要有花有草,有畜有果,要鸡犬之声相闻。在建设上,要借鉴地震灾区重建经验,按照“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的要求,使新村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民族地域特色,让农村在保持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同时又具有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

  比如一些地方在新村建设中注重内部环境田园化,房前屋后、前庭后院,栽瓜种菜、采桑养蚕,鸡犬之声相闻,既具有实用价值,又保有农村特色和乡村生活的情趣,不是把城市社区简单地复制到农村去。这种理念和做法应该倡导和推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补贴政策是推动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关键
农民希望解决建机库用地问题
迎接5亿农民,城市做好准备了吗?
“谣言伤农”何时止?
新建村落须保留田园和农家情趣
东方城乡报言论观点B07新建村落须保留田园和农家情趣 2012-08-21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