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8月7日下午15:00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到8月9日早上6:07撤消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在这39个小时里,青浦区徐泾镇党委、镇政府以“不死人、不伤人、少损失”为底线,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工作方针,把各项防范措施做细、做实、做到位,组织动员各级干部群众全力迎战,经受住了狂风暴雨的肆虐,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周密部署不懈怠,靠前指挥不麻痹。徐泾镇防汛指挥部启动防灾紧急预案。8月7日上午,徐泾镇党委、镇政府召集全镇各村、居、公司党政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全面部署抗击台风“海葵”工作。党政领导干部随即带领科室、部门负责人兵分几路,深入到各村、居和建筑工地,详细了解防台防灾工作。当晚,镇党政领导又马不停蹄赶往各建筑工地和村、居,督查停工停电和人员撤离情况。据镇防汛抗台指挥部初步统计,其间,徐泾镇共出动370多人次24小时值班,出动120多人次到一线开展督查巡视工作。
从8月7日傍晚开始一直到8月9日早上,徐泾镇各村、居、公司和职能部门的干部群众严阵以待,全镇12个村、居安置点全面开放接纳疏散人员,徐泾小学、振新家园、西郊家园、镇影剧院四个大型疏散安置点也配足了安置服务人员和饮水饮食,2892名需要被疏散的人员被全部安排到了安置点。尽管“海葵”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全镇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灾害性事件,“不死人、不伤人、少损失”的底线,被徐泾镇干部群众牢牢地坚守。
红烧大排、油面筋、炒藕片、紫菜汤,8月8日傍晚4点45分,徐泾小学餐厅内人潮涌动,来自五建、七建等7个建筑公司的1600余名工人正在这里排队领餐。作为徐泾最大的临时疏散安置点,徐泾小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开放教室满足工人起居生活、解决饮水问题的同时,开放学校餐厅免费供应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