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言论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析评论]
多模式合作组织成现代农业新载体 发展亟待扶持
  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外流、农业生产效率的迅速提升和规模化农业生产效益的日益凸显,农业资源正加速集中,一批自发形成的农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起来。在辽宁,这些合作组织加快了农业向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但由于相关法规不完善、组织结构松散,缺乏金融支持,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还面临很大困难,亟待政府扶持。

  □马义

  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带来三大合作关系

  近年来,辽宁省大规模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发展节水滴灌项目,并提出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而在此过程中,为满足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市场等需求,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起来。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发展起来的合作组织。辽宁省铁岭市紧紧围绕畜牧、蔬菜、榛子三大主导产业,梅花鹿、花生、苗木花卉等十大特色产业,以及玉米、水稻等粮食生产,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仅在彩色苗木产业就已发展起一批实力强大的专业合作社,目前铁岭下辖的开原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7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主要由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

  二是围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展起来的生产合作组织。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外流,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一大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起来。作为辽宁水稻主产区的盘锦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领先。盘山县凯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说,一家一户的耕地数量并不多,购买农机作业不划算。但是一个地区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作业,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据了解,截至今年2月中旬,辽宁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253个,服务农户72万户,服务面积2100多万亩。

  三是围绕融资发展起来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于缺少合格的抵押品,融资难一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应运而生。辽宁省铁岭市有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分别是昌图县老四平镇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西丰县永得利农村资金互助社。它们都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组建的,以社员自愿入股、民主管理、服务社员为宗旨,互助社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为成员贷款提供担保。

  合作组织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催生出一批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迅速发展也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有效保证了农产品质量,提高了一个地区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大和村的全部村民几乎都加入了辽宁曙光农业专业合作联社,入社土地达1.1万亩左右。大和村村书记侯山林说:“过去种地,这一万多亩地至少需要一千多人,现在只需要不到40人,而且种地速度还快。”

  除提升生产效率外,由于大规模使用农机具,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铁岭的调兵山市施荒地村富农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末入社社员达328户。入股土地面积3000亩。合作社通过统一购进种子、化肥、统一机耕作业等降低生产成本,社员水稻每亩纯收入比分散种植增加300元,同时还把劳动力从水稻种植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合作社社员外出打工户均收入超过10000元。

  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辽中县会怀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耕种土地面积在4万亩左右,据合作社理事长于会怀介绍,由于耕种土地面积较大,每年还会拿出部分土地做试验田,来推广优质水稻,测土配方、飞机喷撒农药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派上了用场。

  资金亟待扶持立法亟待完善

  据了解,虽然近年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有力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但是合作社形式仍较为简单,合作模式相对松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同时还面临着资金瓶颈。

  目前,部分地区农民的合作关系仅限于销售环节,盈利后的分红全都用于各自发展。尽管这种模式短期内适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来看,不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于会怀说:“以提留发展基金为例,合作社盈利后除按出资额分配外,还应该提留部分资金作为合作社后续发展使用。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旦要求提留,农户就会提出退社。”

  盘锦市大洼县成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成民说:“当前合作社一些应设的监事机构不健全,资金使用不透明,导致社员对一些提留资金的使用不信任。”他认为,“现在许多合作社其实是在农机大户带领下的合作经营”。

  据了解,由于合作关系较为松散,一些合作社没有正规章程,有的合作关系甚至仅靠口头约定,这类合作社注定会随着发展出现内部矛盾。

  对此,相关专家建议,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相应的监事机构,完善合作社的财务制度,并在合作社的章程里明确列出提留比例;另一方面,国家要尽快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法》,规范合作社的发展。

  此外,资金短缺也是合作社发展所遇到的难题,也是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老问题。无论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难、利率高都成为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所遇到的瓶颈。一方面,农业领域缺乏合格抵押品,又面临较大的风险,很难从金融系统贷到款;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利润率较低,负担不起过高的民间借贷的利息。

  对此,相关专家认为,各级政府需要以奖励或补贴的形式增加对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金融部门也应该尽快推出适合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模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城镇建设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广告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国际粮价暴涨 农业数据博弈中国不应失语
灾后重建要有规划理念
多模式合作组织成现代农业新载体 发展亟待扶持
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评价体系
东方城乡报言论观点B07多模式合作组织成现代农业新载体 发展亟待扶持 2012-08-14 2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