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新城(马陆镇)坚持以区域化理念推进非公经济党组织设置。构建了镇社会工作委员会、经济城党委、企业党支部为主体的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三级网络,同时推行“村+居委+企业”的联手共建,实现组织区域联建,工作区域联动,阵地区域联用,保障区域联统,从而以区域的视角,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片推进。坚持以产业化理念推进非公经济党组织设置。积极适应产业化发展,对党组织工作、党员活动空间和内容变化的新要求。以现有的先进制造业、文化信息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等产业板块为纽带,以凝聚党员、服务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和产业链内部的关联度为目标,构建产业型党组织,不断提高产业板块党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以网络化理念推进非公经济党组织布局。面对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员转移日益频繁的现实,通过建立健全对涉及人口流动管理的治安、户籍、社区等窗口的信息汇集,以及信息传递机制建设,构建以流动党员信息数据库为终端的网络化管理接口和信息传递系统,形成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信息网络。同时,利用网络、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管理和服务,确保党员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
他们建立了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人事、财政、综治、工商、税务等部门形成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协商解决区域内党建工作和相关事务。健全区域党、工、团共建制度,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模式,积极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的“双带双建”活动,做到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组织人员相互兼职、工作形成合力。探索建立企业代表座谈制度,定期听取企业对党建和政府工作的要求与心声。同时及时向企业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取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注重与驻沪流动党委开展党建联建,通过与山东苍山县流动党委开展赠送党报党刊,联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文明创建工作等,做到工作常联动、感情能互动、服务更主动,既增强了流动党员的表率作用,也借助辐射效应更好的服务社会。
建立区域党员服务中心,着力建设好、服务好、管理好“永盛公寓”和“澄城公寓”两个流动党员和新马陆人集居中心,利用区、镇和企业的资源,在集居中心等区域合理设立图书阅览室、棋牌室、视频放映室和开通远程教育网,为企业和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建立健全党员志愿者队伍,根据党员岗位、特长和志愿等情况,在区域内组建数量足够的宣传教育、业务帮带、技能传授、矛盾调处等志愿者服务队,有针对性地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帮助。充分利用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村(居)文体分中心、青年社团、一屋书社等平台,举办各类文艺和联谊活动,不断丰富区域内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他们注重在制度创新中实现规范运作。按照“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切实在强化考核中落实领导责任,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落实目标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工作制度、工作效果等方面,把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进行分解、细化和量化,实行季度督查通报,年度考核评比,确保工作顺畅、措施落实到位。落实党建联络员示范指导制度。由17位工商、税务、招商、组织部门的负责人,担任非公经济企业党建工作联络员,实行“月走访、季汇报”,加强与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沟通和交流,逐步实现对党员企业负责人的“双重管理”,充分发挥党员企业主和较大规模企业党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完善日常工作制度。细化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已建党组织的做到“八个有”,有党支部牌子、有党员活动室、有党旗、有配套设施、有制度、有学习资料、有支部活动记录、有入党誓词,确保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记者 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