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社区·浦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百姓做实事不做表面文章
■在改造后的小区内,周浦百姓纳凉很惬意。
  ———周浦镇推进“六+x”惠民实事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综合管理

  文/记者印重九 实习生李迪梦

  近年来,周浦镇党委政府努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在开展惠民实事工程中,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从小事实事做起。值得一提的是改造老小区的“六+X”惠民实事工程,主要针对老小区内部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路面破损、公共活动空间简陋、休闲设施缺乏等现状,由政府拨出专款,“量身定制”进行改造,让普通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这些事情虽然都是些晾衣架、桌椅板凳类等小事,但件件贴心,方便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正如周浦镇党委委员金晔所说:“只要是百姓需要的,我们就去做。”

  全民参与 百姓拥护

  据了解,周浦镇10年以上的旧小区有52个,30年以上的也有十几个。这些小区绿化面积少,公共活动场所缺,而乱扔垃圾,乱晾乱晒等不文明现象较多。

  为改善居民住宅小区环境,近年来,周浦镇对责任难以落实的民生问题进行梳理,着力解决一批涉及老旧居民小区急需、实用、共性民生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周浦镇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了改造老小区的“六+x”惠民实事工程:(“六”指的是:整修路面、补种绿化、设置晾衣架、规范小区标识牌、整修非机动车停车棚、设置居民休闲桌椅;“x”指的是针对居民们最希望解决的急、难、愁问题,如:老小区楼道扶手损坏、外墙面脱落等)。

  为了更好的把实事工程做好、做细、做实,周浦镇专门组织召开推进会,并根据工程推进需要,在社区专门成立“便民服务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协调、监督,广泛听取社区群众意见,处理施工进展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确保“六+x”真正做到“全民参与,百姓拥护”。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民生工程布局更加合理,既考虑少花钱多办事,又要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便民服务工作小组”认真听取居民意见和具体要求,对“六+x”的所有工程做到群众满意、社区满意、施工满意、政府满意、外人看了也满意。

  为居民着想从小事做起

  被列为“6+x”试点小区的周浦镇公园新村,施工队开进了这个有近30年历史的老小区,建一个供居民健身休闲的小公园,内设健身器材、石子路、休憩凉亭等。居民杨老伯高兴地说,家门口有个活动场所,一直是居民所盼望的。

  除了这个小公园,施工单位还为小区制作了晾衣架,统一高度,统一安装,让居民们晾晒衣服也能“刷刷齐”。在东南一村,“6+x”还帮居民解决了一个“说小也小,说大也大”的难题——楼道里的楼梯以前没有扶手,老人上下楼不方便。最近,楼梯上安装了不锈钢扶手,老年居民上下楼安全多了(如右下图)。

  通过“六+x工程”建设,使周浦镇所辖区域的十几万居民受益,大幅提升了社区的环境面貌,居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再次唱响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对浦东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应急指挥中心提升综合管理能力近年来周浦镇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人气不断集聚,使百姓出行和公交配套的矛盾日益凸显,集中体现在万达商业广场、各主要汽车站点、集贸市场、周浦医院等人流集散地,导致这些区域黑出租车、电动三轮车等非法载客现象猖獗。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周浦镇在分析辖区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治安特点和社会防控资源的基础上,搭建起“块”上主导的社会综合管理协调指挥平台——周浦镇城市综合管理应急指挥中心。致力于构建“一体指挥、多方联动、常态运作”的城市应急管理联动中心,中心由镇长亲自挂帅,党委副书记分管,配备12名工作人员,派出所、交警、交通运政、城管、网格办、环卫所和司法所等单位为中心成员,形成了强大的应急组织模块,有效解决了各条资源、社会资源在块上整合的问题,确保一旦发现各类社会问题,能实现“块上主导、一体指挥”。初步实现了政府牵头、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联动联管联防机制,解决了目前城市管理中黑三轮猖獗、非法运营突出、乱停车现象严重、乱设摊和其他社会治安等存在的突出问题。

  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网格制度化

  据了解,应急中心按照“1、2、3、4、5”的工作思路来开展工作,一条热线电话:负责受理市民关注的各类城市综合管理问题。两个网络管理:城市管理数字化的网格化信息管理,将镇区划分7个网格,通过对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加强信息对接,通过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城管协管员无线网络通讯系统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主动发现,及时处理,缩短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实有人口信息网络管理,建立了实有人口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反映镇实有人口数量和基本信息。

  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为一体的监控平台,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准确掌握路口、路段周围市政、环卫、交通、治安等情况。通过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等系统,构成有机整体,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四个工作制度:一是联席会议制度。中心成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行情况互通和经验交流,研究确定阶段性工作措施和方案,形成管理工作互补体系。二是日常工作制度。制定了《周浦镇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制度》等12个方案制度,在工作人员、执法队伍中定期举办业务交流会,相互学习事件处置程序、执法方式和法律依据。三是月通报制度。各部门通过会议、文件、短信等形式,定期将联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取得的成效、工作亮点进行归纳并固化,对存在的难点和瓶颈问题群策群力,积极化解。四是考核奖惩制度。为切实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中心制定了《周浦镇社会管理应急指挥手册》,按照沟通快捷、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的管理机制对各职能部门进行考核,并作为年终评比先进的主要依据。工作机制是:发现机制、研判机制、处置机制、督查督办机制、回访归档机制。

  在此基础上,应急指挥中心整合建立了三支队伍:一是城市综合执法队。力量由交警、民警、城管队员、运政队员、社区保安队员和交通协管队员混编组成,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地巡查,并先期处置权限范围内的各类社会问题,将不能简易处理或权限范围外的问题及时上报应急中心协调,并做好事态管控;第二个是老干部督察队,分布于各个社区、村,对镇区管理情况进行督察;第三个是交通管理志愿者队,负责路段、街面、小区等城市管理工作。

  为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遏制非法(黑车)营运,周浦镇在今年3月开辟营运了1001路、1002路公交线路,并投放11辆中巴车,环绕周浦整个城镇区域,班车时间早上6:30—晚上8:00,每天营运量(乘客)4300人次,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为方便居民的出行,自觉不乘坐黑车,周浦镇今年2月在区内的商业区、公共服务区、公交枢纽点、居民集中居住区等区域投放自行车600辆、锁柱660个,实行公共自行车租赁使用有偿服务。

  社会管理实战效果初显

  周浦镇的社会管理应急指挥中心,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与磨合,在各部门密切协作下,联勤联动的实战效果初步显现,特别是在整治黑三轮车、非法运营、乱停车、乱设摊、治安防控等城市管理顽症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管理工作体系得以健全,非法运营顽症实现有效遏止,目前,镇区内白天黑三轮拉客已得到了遏止,乱停车现象有了明显好转;社会防控体系得到了增强,治安防控初步实现全覆盖,有效地遏制了街面违法犯罪的多发趋势;突发性事件处置能力得到了提高,应急处突实现前置化,有效避免了事态的恶化;政府工作效能得到了提升,为民服务理念实现零距离,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大大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周浦镇如今站在新起点上,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管理课题,没有片刻停歇,而是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进入到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周浦镇党委委员金晔所言:“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各种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进入新的时期,周浦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步伐将更加坚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本埠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民生综合
   第A08版:天下旅游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经济
   第B08版:社区·副刊
为百姓做实事不做表面文章
浦东城乡居民收支调查本月入户
浦东新区5年将投入3亿元纳贤
沪东街道两家单位获“全国先进”荣誉
南码头常青藤生活馆举办健康日主题活动
东方城乡报社区·浦东B06为百姓做实事不做表面文章 2012-08-10 2 2012年08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