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不安全就是危害公共安全
  【事件回放】全国人大代表、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鲍家科建议,应当调整食品安全罪名的刑法体系,将其列入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同时他还建议,对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食品犯罪行为,可以适用死刑。这也是鲍家科第五年就食品安全问题在全国人大会上提出相关议案和建议。

  【微博热帖】

  @煎茶章:假货问题愈演愈烈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市场监管不到位;二是惩治力度太小,无法震慑制假售假分子。建议制定地方法规,强化行政执法手段,建立质检、公安、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联动执法机制;严格执行刑法对各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罪的量刑标准,对制假售假达到法定数额者严惩不贷,对侵犯商标、专利和著作权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编者观点】

  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刑法的“危害公共安全罪”,鲍家科的建议深得人心。食品安全犯罪危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公共安全,不宜再将其归入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而有必要将其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否则是伤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权、生命权不算危害公共安全吗?

  不仅从道理上,食品安全犯罪应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从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来看,也有必要如此。而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正是因为食品安全犯罪没能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所以对不法分子的惩戒不够有力,让不法分子违法成本过低,才造成食安问题变得如此严重。

  而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也让人感到更有必要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戒“提档升级”,以应对严峻形势。近年来,从三聚氰胺奶粉、塑化剂事件、僵尸肉等等,到今年初的天津“北方调料造假中心”事件,食品安全犯罪是层出不穷。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将可能对食品安全犯罪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

  而且这在国外已是较为通行的做法,比如美国就将食品安全犯罪定义为恐怖袭击式的刑事案件的一种,丹麦、意大利、英国、希腊等国家将食品安全犯罪划归为“危害公共安全”或“造成公共危险”的犯罪。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食品安全关及公民切身权益,甚至影响民族的兴衰,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应有重视,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重视,不法分子也就不敢肆意侵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当然,就算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也需要各地执法部门的严格执行,就算在当下,不少食品安全犯罪,背后多少有着食品监管者失职渎职的身影,不能把一些地方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犯罪完全归咎于不法分子猖獗及没能将其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身上,否则就算制订了“严刑峻法”,也可能缺乏有力执行。食品安全非小事,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要防止监管者失于职守,就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让监管不力者必须为自己的失职渎职付出应有代价,当然,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后,监管者的责任自然也会相应增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倾诉
   第A05版:初恋
   第A06版:艺林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综合
   第B03版:视点
   第B04版:图说
   第B05版:旅游
   第B06版:浦东
   第B07版:禁毒
   第B08版:副刊
沪地铁本周末迎首波“扫墓+花展”
2017年这些医疗诊治、场馆、福利都免费
上海大戏院正式迎客
抓拍
近半消费者网购时最反感“提价打折”
阿吉豆承认重金属超标将召回销毁
热议
上海数学漂洋过海英国小学生 下半年起将陆续使用
食品不安全就是危害公共安全
上海油价近日下调0.06-0.08元/升
申城下周阴雨或再登场
东方城乡报一周A02食品不安全就是危害公共安全 2017-03-17 2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