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乐汇书场”重建“老朋友圈”
  3月14日下午,在嘉定新城(马陆镇)石冈社区的动迁小区内,“老乐汇书场”首场演出开讲了。活动现场,独脚戏、故事、评弹轮番上演,中国故事大王黄震良,著名滑稽戏演员曹雄和他的搭档许伟忠的到来更是吸引了近百名社区居民到现场,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居民们阵阵掌声。

  □通讯员张勤 文/摄

  “老乐汇书场”定期开讲

  新老朋友相聚好去处

  “老乐汇”沪语的意思是“很开心,很舒服,很惬意”。从3月起,每月的第二、四周的周二下午在石冈社区和樊家社区定期上演。邀请深受百姓喜爱的演员来演出,节目水准也将一如既往的维持高标准。内容涵盖历史故事、文明礼仪、健康养生、安全防范、时势新闻等等,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各类信息、知识。

  通过“老乐汇书场”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能给老年朋友们的晚年生活增添快乐与色彩。同时,对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中的马陆地区的老年文化生活进行初探,也能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对人文环境的营造、人文关怀的深入进一步仔细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百姓,提升人文素养,体现新城马陆的文化气质。

  “老朋友圈”遭遇“散伙”

  镇人大巧解难题

  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老朋友圈”遭遇“散伙”。原来的村落随着新城建设的快速推进已变为社区;农民告别老房上了新楼变成居民;原来的熟人村组已变为生人楼宇;年轻人在高科技手段的引领下很快找到了微信朋友圈,但老年人原有的“老朋友圈”被支离分散“嘎山湖没人讲,孵太阳影单不暖热”……动迁小区里老人们的尴尬现状引起了镇人大代表的关注。“村宅一旦拆掉以后,一般来说,村民只能在农村办红白事的时候才会碰到,一个是生活上的不习惯,另一个是精神生活上的难适应。”马陆镇人大代表金良说。

  “老人津贴”按年龄段发放,文化供给是否也该作细分?镇、村、村组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形成,百姓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村里有了健身队、舞蹈队、摄影队、书画队等,送戏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图书室等,村、社区也办起了春晚,过起了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但是实际参与者与现有老人数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让大多数老人们内心不再孤单,是否可以重拾他们习以为常的家常聊、嘎山湖、重复了不能再重复的话题、百听不厌的唱段,以故事会、书场的形式来不断满足老人们“说说话”的简单需求,热闹一下他们孤独的内心。“在镇人大代表会议上,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正好张彪公益基金会也有这方面的设想,经过反复调研,确立了以‘老乐汇书场’的形式,给‘散伙’的老朋友、老邻居一个重聚的平台。”金良说。

  公益基金精准帮扶

  为夕阳生活添彩

  张彪是马陆的老书记,退休后回马陆创办了嘉定首家私营经济城——上海希望经济城,再次退休后在希望城成立了张彪基金,于2016年正式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张彪公益基金。主要资助困难的老人和孩子,至今共出资21万多元,帮助了22户困难家庭和学生,惠及850位老人。

  2017年,老张希望能为马陆的老年人们难忘的老朋友、近邻的新朋友相互沟通与交流提供帮助。辖区马陆镇人大第三小组的代表们获悉后,马上进行了辖区情况的调研,积极联系,大力支持成立“老乐汇”,让老张的愿望能得以实现,让老年朋友们能和老兄弟、老姐妹们经常说说话、聊聊天,和近邻的新朋友们讲讲各自的老故事、听听天下新闻。在马陆地区,像石冈社区和樊家社区这样的动迁小区,不在少数。上海嘉定张彪公益基金会副理事王艳飞说道:“明年如果有其他村、社区需要我们做这样一项活动的话,我们也会有意向并通过基金会的平台来筹集部分的资金,将‘老乐汇书场’带到更多老人身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倾诉
   第A05版:初恋
   第A06版:艺林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综合
   第B03版:视点
   第B04版:图说
   第B05版:旅游
   第B06版:浦东
   第B07版:禁毒
   第B08版:副刊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
“老乐汇书场”重建“老朋友圈”
福利院开设老年学校 老人乐享幸福晚年
“香飘飘”的教室
书伴着我成长
东方城乡报综合B02“老乐汇书场”重建“老朋友圈” 2017-03-17 2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