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两年,微信已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方式,而“微信群”迅速崛起也成为了互联网时代“朋友圈”新的代名词,青浦区赵巷镇大型社区第五区域工作组顺应时代潮流,探索出一条用微信群联系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新路子,在社区居民自治道路上发挥了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自今年5月建立名为“佳福年华”的微信群以来,已经有50多名社区居民加入和关注,由工作组组长为群主,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微信群,借助这个平台处理社区居民事务,不仅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效率,得到居民的点赞。
拍照发上微信群
楼道垃圾获处理
社区居民王阿姨发现自家11楼梯平台上,经常会有生活垃圾乱扔现象,同时发现扔下的快递单上还有模糊的地址,于是立刻现场拍照,写了简单说明,向群里发了信息。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进行回复,并顺藤摸瓜找到了“肇事者”进行了思想教育,不仅及时处理了垃圾,而且类似情况也得到了杜绝。
心急的事发上来
分分钟内有回复
对于移居到佳福雅苑的多数市区居民来说,青浦无疑是个陌生的地方,偶尔有个需求想找个门道都不知道方向,不过现在有了这个微信群,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有人发出,几分钟肯定有人来“接招”。任阿姨问:“群里的朋友,哪位知道青浦有火车票代售点?”董叔叔有答:“老车站那有”;张阿姨补充“乘坐青浦4路到农工商浦仓路下过马路是烟草专卖店,左手拐弯100米就看到了。”
线上线下同互动
让文明悄然走近
来自不同区域的动迁居民,通过微信群大伙熟悉了起来,各个单元楼的邻里之间在群里经常互相问候,送上节日祝福、聊聊养生保健常识、晒晒旅游风景照片、分享网络幽默段子(见上右图)、自发组织外出聚餐、锻炼……使“佳福年华”微信群成为居民邻里的“朋友群”,化高大尚的“文明创建”为日常中的“礼尚往来”。在群里,工作组将惠民政策、各类通知传达到位,居民也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取社区建设和服务方面的最新资讯,可以说,社区的工作做好了,居民群众文明了,生活就和谐了。第五区域工作组为了便于管理,进一步细化群体,根据居民特长爱好另外开启了“佳福木兰拳”“花、鸟、鱼、虫聊吧”“楼道联络员”等若干个微信群,通过线上沟通线下互动的“微服务”,实现有难互助,有乐同享的“微社区”管理,让广大社区居民的关系更融洽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