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的婚礼》至今仍是世界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也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这部歌剧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层出不穷的小计谋,角色错乱的对白,以及强烈的戏剧性让人眼花缭乱。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剧情,莫扎特用了大量类似朗诵的宣叙调作为情节的交待和音乐的铺垫。为了让中国观众轻松看懂歌剧,这次演出大胆尝试了原文演唱/全新中文对白的方式,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表演,结合时下最流行的时尚元素和地方方言等“接地气”的表演形式,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艺术指导吴越在翻译歌剧宣叙调对白的时候,以调侃方式加入与当今现实有关的热点问题,充满了滑稽、怪诞、笑闹和夸张的特点,在嬉笑怒骂中紧密结合剧情的发展,把握好力度和分寸。演出过程中不时传来阵阵爆笑,打破了许多人心目中歌剧“一板一眼、严肃呆板”的固有形象。
施恒在法国留学时的声乐导师,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佩吉布维莱教授专程从法国赶来观看这次演出。她回忆说,施恒是第一位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歌剧系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也是第一位在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以满分获得最高级演唱家文凭的中国人,十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欧洲创办歌剧节的亚洲人。“他对待学习与工作的态度与我如出一辙,我们认真对待并且享受这一个美好的过程。在他的影响下,我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我爱这些来自中国的学生,这让我倍感幸福!”
在掌声如雷的欢呼声中,施恒版《费加罗的婚礼》成功结束,一些观众笑称自己是“音乐贫民”,原来并不十分喜欢歌剧,这次居然看懂了,感觉到自己开始喜欢上歌剧了!这正是施恒的真切愿望,他希望通过这种努力,让更多的观众关注和热爱歌剧,尤其让孩子们开始喜欢歌剧。
一位观众感言:无论什么方式,首先要吸引更多的人接触歌剧、关注歌剧,哪怕有些创新做法暂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甚至可能会遭受一些非议,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只要接触过歌剧的观众越来越多,对于歌剧的生存、发展和普及而言,那就是绝对的成功!
邱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