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阳光慈善宝山共青林”公益植树活动在顾村公园举行,并栽下由“阳光慈善绿化基金”捐赠的5000棵“爱心竹柳”树苗。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慈善绿色基金负责人及本市近百名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志愿者共同参与栽种活动。前往植树点参与植树的还有中共宝山区委书记汪泓等领导一行(见图)。
“阳光慈善绿化基金”此次共向宝山区捐赠2万株竹柳树苗,旨在为宝山青年创建一个得以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公益活动的植绿、护绿基地。据介绍,“阳光慈善绿化基金”由全国十大新闻老人、上海市第五届慈善之星、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发起成立,并通过创设“阳光慈善万亩公益林”项目已多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先后在崇明海岛田原、青浦大千庄园、奉贤申隆生态园等地累计捐助种植竹柳树苗已达10万余株,使“阳光慈善公益林地”面积不断扩大。
植树造林造福于民,帮困助学传承美德。杨德广表示,植树造林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能为更多困难家庭与失养家庭的孩子提供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并由此而得到了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参与,使慈善的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宝山区委、区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建设“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通过致力于大规模的生态绿化建设,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十二五”期间,新建各类绿地共计740公顷,全区各类绿地面积达5182.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森林覆盖率达到15.7%,由此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走出了一条重工业城市生态建设探索之路。
未来几年,宝山区将围绕“五个一百”(即累计建成100座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和大型休闲绿地、100座3000平方米以下的市民街心花园、培育100条区级林荫大道、建成100公里城市绿色步道、保护100棵古树名木)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生态专项建设、城市绿色步道建设、123生态绿化工程、城市景观花卉布置等重点项目,力争生态建设总量持续上升,不断探索融合共享的“绿地+”新模式,以提高区域绿视率和百姓绿化感受度。
据悉,此次公益植树点顾村公园为目前上海超大型城市郊野森林公园之一,等公园建设项目全部完成之后,将成为一座集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休闲健身、文化娱乐、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顾村公园自开园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上海樱花节,并创造了上海公园单日游客达16万人次的最新纪录及单次节庆151万人次的最高纪录。时下,第六届上海樱花节正在热烈举办中,并已累计接待游客约14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