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无论是街道闹市,还是乡间小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穿梭于各自服务段道的身影。在他们身影的背后,汇聚的是无数用户的信任和口碑,他们就是被用户尊称为“绿衣使者”的青浦区白鹤邮政支局的投递员们。
许卫:24载风雨无阻
“上午邮报车来了后,我们先根据段别来分好份数,然后根据各单位订阅数和投递卡来做好用户报刊杂志的份数,我们每天大概用两个小时做这些准备工作。虽然这项工作看似平凡,但20多年做下来,看到用户收到报纸和信件蛮高兴,我自己也觉得挺欣慰。”今年45岁的许卫从事邮政投递员工作已有24个年头,24年来,他始终把用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每日坚持行程近50公里,把1800多份报刊、邮件准时无误的送到每位用户手中。过数、套报、排报……这些熟悉的流程和动作对于他来说早已熟记于心,不停翻折着各类报刊杂志的双手更是见证着他24年来的辛劳和付出。24年风雨无阻的脚步,让服务段道上的许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24年的辛劳付出,更是赢得了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的尊重。“投递员一年到头蛮辛苦的”附近企业门卫周先生说道:“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不误时间,确实蛮辛苦的。”
冯卫忠:“死信”变“活信”
相对于许卫多年来的勤勤恳恳、辛劳付出,43岁的投递班班长冯卫忠,不但任劳任怨、以身作则,更是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他告诉笔者,近几年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他们经常会遇到地址笼统不详或者无法投递的“死信”。虽然按照业务规章制度,这些信件经试投后仍投不出去,只要贴上改退批条,退回去就可以了。但冯卫忠却从不轻易批退,因为他知道每封信件对于用户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平时工作中‘死信’也比较多,像以前的南街北街,现在更改为鹤江路,有的用户还不是很熟悉,还是写老地址南街北街,都变成了‘死信’。”投递班班长冯卫忠介绍说,“我们就去征询以前的老客户,凭自己的经验尽量把‘死信’变‘活信’,因为这些信对客户来说很重要的。”“我们投递班的冯班长,蛮有责任心的,虽然我是邮政的新进职工,但是我在他的带领下,在他的身上确实学到了很多的本事。”投递员朱建荣感激地说。
胡建忠:把投递工作做好
与许卫、冯卫忠这些老邮政投递员一样,工作短短几年的胡建忠,以虚心求教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同样在自己的服务段道内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胡建忠的服务段道共有近200用户,涉及三个行政村,用户之间相隔比较远,一天工作下来,胡建忠经常腰酸背痛,还时常顾及不到自己的家人,但胡建忠始终觉得做好这份工作值得。“工作了一天觉得也蛮辛苦的,看到用户拿到报纸和信件后我觉得也蛮开心的,今后我要向老的投递员学习,要把这份工作做得更加好。”投递员胡建忠说道。
人民邮政为人民,白鹤邮政支局的投递员们用一片片赤诚之情架起了传递友情、亲情、爱情和商情的桥梁,他们平均每年妥善投递报刊、邮件5万多件,“死信”每年投活3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到100%。许卫、冯卫忠、胡建忠等白鹤邮政支局的新老投递员们,正以爱民、便民、利民、亲民、为民为己任,为实现用户满意、社会和谐不断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