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于日前召开。各区县农委分管领导、农业产业化、家庭农场职能科室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会议。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殷欧主持会议并讲话。
2015年,本市大力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合作社提升发展质量,注重家庭农场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全市粮食生产家庭农场3555户,同比增长27.56%;市级及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86个;年经营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农民合作社108个,农民合作联社22个,市级及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2个,有14个企业农产品获上海名牌产品称号。上海发展家庭农场的做法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
会议对2016年农业产业化工作作出部署,2016年本市将努力新增粮食家庭农场245个,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占市郊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0%以上;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发展形式,延伸农业产业链;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评定工作,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农业展会,加强产销对接;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支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按照农业部相关要求,做好本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工作。
殷欧强调,区县农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寻短板、破瓶颈,进一步规范本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通过树典型、立标杆,注重可看、可学、可推广、可复制,扎实推进本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工作机制、体制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聚焦政策,扶优扶强,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