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委农办、市农委领导班子成员赴联系地区、单位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督查侧记
2015年11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提前完成
——市委农办、市农委领导班子成员赴联系地区、单位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督查侧记
崇明县
光明集团
浦东新区
青浦区
奉贤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崇明县

  “不规范畜禽养殖场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花大力气解决畜禽粪尿资源化利用的问题,要么直接关停。”10月28日,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来到崇明县调研规模化养殖场环境整治情况,对位于崇明县中部的上海鳌山奶牛场负责人明确强调。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奶牛场内六个储存发酵尿液的尿污水池均已被填满,尚未进行还田处理。奶牛场负责人解释称,这6个池子积累着奶牛场建成后两年时间内所有畜禽的尿液,一直没有擅自偷排漏排。今年他们已经与周边农户就还田事宜达成共识,还田管道也已经安装完毕,就等农田内的水稻收割完毕后将这些完成发酵处理的畜禽尿液生态还田。在专项督查中,随行工作人员仍然发现了该奶牛场在减排方面的设施漏洞,且部分尿污水池并未与土壤进行隔离,而是直接将发酵后的尿液储存在土坑中,这会使尿液渗透到地下,造成土质的污染。对此,孙雷提醒奶牛场负责人,只有尽快完善减排设施,才能避免被关停的风险。

  据崇明县农委介绍,近年来,全县24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都已经进行相关减排设施的改造建设,标准化场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6%。同时,农村中小型养殖户也已从1270户减少至890多户,但部分养殖户设施简陋陈旧、粪污随意堆弃、养殖不规范、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据了解,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市农委领导将对全市9个沪郊区县的规模化养殖场进行全覆盖式的现场调研,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整改无望的一律关停,力争到今年年底完成90%以上的不规范养殖场整治,明年一季度全面完成全市2720家不规范养殖场的整治任务。此外,对没有纳入《上海市养殖业布局规划》的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各区县也将制定退养计划,加快实施退养。

  当大多数畜禽养殖场还在为减排问题苦恼时,位于崇明县北湖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内的上海恒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崇明生态种猪场似乎已经找到了生态养殖的新方法。公司负责人蔡会全向孙雷介绍,该公司自主设计的1场5区规划在设计阶段就解决了重饲养、轻环境的矛盾,全面平衡地解决生产区、污水处理区、粪便处理区、生产辅助区之间的关系。据称,该公司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即时粪尿分离系统,可让猪粪和尿一离开猪的身体,就得到分离,从而极大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和难度,6万头猪规模的污水处理量仅相当普通场6000头规模的量。据介绍,该系统可每天将新鲜的粪尿自动刮除到猪舍外,提升到运输车辆上,送到有机肥中心发酵成有机肥;液体部分则可以通过密封的厌氧发酵工艺,生产沼气和液肥,液肥可以还田;也可以对用不了的液肥采用微气泡即时处理,达到环保要求。蔡会全自信地认为,这套系统可以促进大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大城市也可以发展出对环境友好的都市畜牧业。对此,孙雷表示,鉴于恒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在去年刚刚完工,二期工程还在建设当中,其高新技术需要一定的资金成本去维持运作,该生态养殖模式的可行性还需要时间的考验。若是能够成功,不失为发展环境友好型都市畜牧业的一个优秀范本。

  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以来,崇明高效生态农业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农产品认证率明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据崇明县农委预计,2015年底,全县化肥亩均使用量(纯量)将降到22公斤/亩,提前完成全市2017年26.5公斤/亩的减量目标;农药亩均使用量(实物量)将降到0.53公斤/亩,提前完成全市2017年1.16公斤/亩的减量指标。同时,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主要农产品“三品”认证比例(产量比)达到67%,位于全市前列。

  记者 杨清悦

  □光明集团

  10月29日,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邵林初来到光明集团总部,就不规范畜禽养殖场整治工作及粪污治理工作方面召开座谈会。

  据光明集团农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光明集团积极推进不规范养殖整治关闭工作,对43家不规范养殖场,2015年底前完成90%的整治关闭任务,在2016年一季度100%完成。对没有纳入《上海市养殖业布局规划》的畜禽养殖场,制定退养计划,加快实施退养。今年年底前,光明乳业要确保完成鸿星奶牛场、跃进二场这两家部挂减排项目建设验收任务,梅林股份确保完成新港奶牛场部挂减排项目建设验收任务。牛奶集团、光明乳业等单位要按照集团整体安排,对已经改造但尚未正常运转的瀛博、至江、东海奶牛场等三个减排项目,11月底前完成好整改任务,保证减排项目正常运行。对未列入节能减排项目且无污染处理能力的养殖场,要尽快解决畜禽粪尿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整改无望的牧场,一律实施关停。

  记者了解到,光明集团养殖场通过近几年标准化项目建设、农业发展基金项目建设、几轮环保行动计划建设以及市发改委生猪发展项目建设,养殖场粪污处理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同时各农场和子公司全部建立了有机肥处理中心,已经能够全部处理畜禽养殖场所产生的粪便。现有粪污处理方式包括粪便制作有机肥、沼气工程(包括沼气发电)、种养结合生态还田等模式。 

  记者 贺梦娇

  □浦东新区

  11月4日,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邵林初前往浦东新区曹路镇上海东方种畜场、书院镇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实地调研浦东新区畜禽养殖规范治理工作。

  “养殖是贡献,是为菜篮子作贡献,而退养更是贡献,是为上海的美好人居环境作贡献。”邵林初握着东方种畜场、养猪场当家人老潘的手,希望养猪场退养后,老潘有更好的转型发展。

  据浦东新区曹路镇副镇长邓悦介绍,作为重点畜禽整治区域,至2016年年底,该镇将退养1个10万头规模养猪场、6个奶牛场及若干个小型养猪场,退养任务十分艰巨。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自1998年创办以来,不断改良养殖环境,在东滩建立了最现代化的养殖场。作为生猪协会会长的严国祥深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最近一段时间,他除了退养自己的部分种猪场外,协会内的养殖户退养也是他关心的问题。

  据浦东新区农委副主任龚重苏介绍,浦东新区已连续4年对不规范小型养殖场进行整治,到今年年底完成退养目标3217户,力争完成没有零星散养户。与此同时,今年年底将进入新一轮的畜禽养殖规范治理,在退养的基础上,全区将整合建成2只养猪场、3只奶牛场、2只养鸡场。目前已完成养殖场信息锁定、生态布局测围等工作,为每个规范养殖场建立了档案。龚重苏坦言,浦东新区畜禽退养工作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年底出具一份规范畜禽工作手册,以政策依据推进规范治理,预计2018年底实现退养408000头标准猪,减量达60%以上。”

  邵林初希望浦东新区农委一边做好畜禽退养,一边提升养殖水平,设施改造、污水管理、节能减排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细化跟进。

  记者 尹寅

  □青浦区

  10月30日,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陆鸣,市委农办、市农委秘书长邵启良,前往朱家角镇李庄村、张巷村和张马村,就青浦区开展农田棚舍整治、小型养猪场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实地调研。

  在李庄村田头,一个白色小棚引起陆鸣和邵启良的注意,他们走近棚舍看个究竟,当被告知这个棚舍没有外来人员居住,只是安放一些附近几个蔬菜基地物资和劳动工具后,陆续要求当地村干部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坚持长效管理,防止违法窝棚“卷土重来”。

  据“美丽乡村”张马村党总支书记朱惠根介绍,村里环境的改善,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尤其是市区两级职能部门协作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通过治理,全村河道全面清障,沿线违章建筑全部拆除,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8公里长的河道集中疏浚、连片整治,新建护岸、打通断头浜,两岸打造河道林网和公共亲水空间。

  据悉,青浦区早在2012年就开始开展“农田棚舍”和“小型养猪场”的综合整治,共完成棚舍整治5277户,拆除棚舍约17万余平方米,农田中已基本无人居住;完成小型养猪场综合治理424家,其中退养301家、规范养殖123家,治理生猪5万余头。青浦区农委主任吴希铭坦言,虽然青浦两项整治工作起步较早,但是维护整治成果确也不是一件易事,回潮反弹现象严重。目前,两项整治进入长效管理阶段,为此,青浦区成立5个督查小组,加强督查考核和情况通报,一经发现出现农田棚舍和违规小型养猪场,及时出具整改通知单,责任所属街镇限期整改。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污染源减排项目建设;对已规范养殖的123家小型养猪场继续实施退养,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退养任务。

  记者 尹寅

  □奉贤区

  10月30日,市纪委驻市委农办纪检组组长房忠桥来到了奉贤南桥镇益民村、五宅村及庄行镇西校村,实地调研农田棚舍治理工作,并与奉贤区农委领导班子开展了座谈会。记者看到,在益民村、五宅村及西校村的田头,原先随意搭建的田间窝棚均已拆除完毕,田间的水稻长势良好。其中,西校村原有田间搭建棚舍16户,搭建面积总共1738平方米,从2013年5月起,该村对违章搭建户集中开始整治,如今,田间搭建大棚已基本拆除,水泥硬化路面也进行了深埋处理,土地恢复了耕作。

  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奉贤区累计拆除棚舍7125户,面积达598717平方米,分别完成了三年治理任务的94%、95.68%,已完成农田棚舍两年治理任务,目前尚有棚舍455户,面积27037平方米。

  奉贤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治理工作中,部分点位整治反弹回潮快,在葡萄、番茄等高经济价值作物成熟期,农户为防止偷盗,有偷偷返回窝棚居住现象;部分农户将交通方便的基本农田流转给外来务农人员种植果树等长期经济作物的现象仍有发生;部分外来务农人员寻找各种理由拖沓不搬离的现象也偶有存在。区农委将健全后续管理机制,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

  座谈会后,房忠桥对于奉贤区就外来务工人员减控及农田棚舍治理工作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表示接下来将每月一查,还要去田头了解难以拆除的“钉子户”现象,对此进一步展开工作调研。

  记者 贺梦娇

  □闵行区

  10月28日,市委农办、市农委秘书长邵启良来到闵行区浦江镇,听取闵行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方面的工作汇报,并实地查看了田间窝棚整治、不规范畜禽养殖场整治与退养的进展情况。

  据了解,10月16日,闵行区已经召开了拆违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10月17日,许浦村村口占地2200平方米的浴场在几小时内被夷为平地。许浦村“攻坚战”已打响,而整个闵行区环境综合整治战役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整个闵行区还有120多家畜禽养殖场(户),其中生猪养殖只剩浦江镇的20多家,全区的目标是争取明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退养。”闵行区农委副主任张国荣介绍说,现存的生猪养殖规模场还剩3家,其中一家已经签约完毕。全区没有规模化养鸡场,剩下的都是养在蔬菜园艺场的散养鸡鸭和林下鸡,争取明年春节前也全部整治完毕。

  “我们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大部分都还田。”张国荣介绍说,闵行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茬口种植80%为绿肥。农民已经养成了秸秆还田的习惯,有些还将秸秆打包作为有机肥料。

  在听取了区农委和浦江镇的工作汇报后,邵启良建议,闵行城市化程度高,种植蔬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基础,在农业生态环境整治过程中,建议将零星土地进行整合,比如可以尝试建立蔬菜家庭农场,种些特色蔬菜。但前提是要辅以适合的蔬菜机械配套,另外还要解决销售问题。

  记者 欧阳蕾昵

  □宝山区

  10月27日,市农委总经济师王国忠等赴宝山区调研督促推进农业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行动。听取了宝山区农业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行动的推进情况工作汇报,总体来看,宝山区农业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有力有序。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宝山区成立了农业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农委主任任副组长,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镇共同参与。宝山区农委成立了工作推进小组,由农委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共同参与推进工作。同时,宝山区农委建立了督查联系制度,由班子成员对口联系重点城镇,督促工作推进;建立了“双月进度通报”制度,把农业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工作列入重点督察内容,并与农业生态补偿年度考核相挂钩。

  二是明确整改方案。宝山区根据市农委要求,对全区进行了调查摸底,梳理确定共有49家不规范畜禽养殖场、79个田间窝棚、8家规范畜禽养殖场需要进行整治。在此基础上,宝山区制定了《宝山区农业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了具体的整治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三是部署推进整治工作。10月21日,宝山区农委结合“三秋”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各街镇部署了农业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宝山区已完成了30家不规范畜禽养殖场的整治任务(占应整治49家的60%),田间窝棚整治、规模养殖场退养等各项整治任务也都在有力有序推进中。

  市农委政策法规处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民生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专题报道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打好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提前完成
东方城乡报专题报道A08打好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提前完成 2015-11-05 2 2015年11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