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畜牧兽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冷季节提高肉鸭品质方法
  做好雏鸭保温工作和疫病预防工作 

  冬季疫病因素常常引起鸭群生长不均匀,主要是做好雏鸭在保温方面的问题。育雏期前3天,温度必须保持在30℃以上,保证雏鸭卵黄的吸收完全,后期的养殖问题就会较少。雏鸭适应温度需要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北风直接吹到,晚上棚内温度又需高于白天温度。如果鸭舍密封过于严实会导致舍内氨气蓄积浓度过高,反而更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做好各方面调整,预防鸭子啄羽现象 

  冬天天气干燥,在网上养殖的时候出现啄羽现象比较明显,因为无法挡风,北风直接吹到鸭子,使其应激过大引起严重啄羽。垫料的问题也有较大影响,实践中证明,木糠做垫料的叨毛现象明显比用刨花的多。解决啄羽现象的有效办法:全部改为地面饲养以后,鸭舍白天打开通风,晚上放下挡风,用好挡风设备减少应激,可有效减少啄羽发生。 

  加强管理工作,减少鸭子出现“光板鸭”现象 

  圈养方式饲养的鸭群在寒冷的冬季要防止垫料过少、过薄、太脏、太潮湿。因为养殖场地潮湿、泥泞,栏舍内垫料过薄或根本没有垫料,最终造成鸭子睡在冰凉的地面或是过湿过脏的粪便垫料上面,不但影响增重,而且鸭的胸腹部羽毛容易脱落,引起“光板鸭”现象。这会导致外观品质降低,影响销售和最终的屠体品质,降低养鸭的经济效益。

  人为增加光照,预防鸭子“毛水短” 

  由于冬季鸭子的生长周期短,如果毛水过短就会影响到上市的时间,养殖时间过长成本就会加大,所以在冬季肉鸭的羽毛生长上要下足功夫。光照的时间、强度、微量元素的摄入与羽毛生长也有着密切关系,冬季的自然光照条件差、时间短,往往造成鸭子羽毛生长慢,所以,冬季养鸭过程中必须人为进行补光,采用的是24小时光照,而且冬季灯光一定要足、而且要均匀。最后是在20日龄以后投喂促羽毛生长的微量元素。  

  覃超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民生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专题报道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助力我国猪育种发展
新城疫疫苗使用前如何准备
冬季肉牛规模养殖场如何提高效益
寒冷季节提高肉鸭品质方法
鸡舍:改善环境强化管理
东方城乡报畜牧兽医B08寒冷季节提高肉鸭品质方法 2015-11-05 2 2015年11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