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未时时分,接到朋友的电话说:现在,要我马上赶到城区F地,搭乘即将到达F地的“顺风车”,随摄影师赴赵巷镇上海人然合一生态园有限公司石湖荡臻稀古树院,看看那片林海——古树金丝枣林。我平生从未见过枣树长成啥模样,更不要说,枣树林海了。我把电话搁好,走出家门,大步流星来到了马路旁。正巧,一辆的士空载驶来,手一招,我上车了。听司机的口音,一问正是家乡人,冯司机凭着他娴熟的技术,一路飞驰,约摸20分钟不到,将我送达汇聚点F地,我换乘上“顺风车”,与几位朋友继续向松江方向行驶……
步入“人然合一”石湖荡臻稀古树院,大门外的两侧,树龄有几百年的数百棵金丝枣树栽植在那里,枝叶繁茂,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踏进院内,那8棵千年枣树栽植在两旁“S”形的泥池中,疏密有致;那棵枣树王傲然屹立在场地中央!仔细看,主干分杈处有长约40厘米、宽约15厘米、深约10厘米的一槽状窟窿,右侧的枝杈和分杈上已长出浓密翠绿的嫩芽或枝叶,在轻风中飘逸灵动,仙气十足。
管理员老陈向我们介绍树王旁边的这棵形状怪异的千年古树,“你看,这棵就是‘人然合一’,董事长陶建君去年春节从山西拯救来的。”当时,这棵枣树树心是空的,没有任何利用价值,濒临被当作柴烧。这棵造形奇特、仙韵虬曲的千年枣树,生长在半山腰,陶董毅然决然将它收购下来,途中遭遇泥石流的危险等险情,历尽千辛万苦,亲自押运到臻稀古树院。栽植后,采取了多项抢救措施,终于将千年金丝枣树抢救成活。经过剪修后的枝梢,早就生出叶片,生机盎然。我抚摸着黑鳞斑驳、倔强的疙瘩,粗糙的外表却蕴含了它高古、独立、顽强品性和心劲,彰显出一种刚烈超然的傲骨精神。
我们在老陈的导引下,走进了枣林丛中,不见不知道,见了真惊奇,这里有650亩面积!我站在长长的那条水泥道路上,向北、向南看,向前、向后看,一眼望不到枣林的尽头,眼前片片翠绿,翠绿片片。我们来到了另一片林丛,在老陈的指点下,找到了那棵布满十三四颗子弹洞的五六百岁的枣树,我和C君相视而望,默默无语。这棵枣树上永远也抹不去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我们又来到了那片造型林地。何为造型林地,经由园艺师或技术员依据古枣树的本身形状,逐个设计图纸为其造型,经多道“梳妆打扮”工艺顺序,再经过生长期、定型期等之后,将列入营销对象并编号“入库”供应客商。林地上,我被一棵酷似著名“黄山迎客松”的古枣树吸引。回家后,在照相册里找到了多年前在“黄山迎客松”前的留影,对比了储存在手机里的照片,越对比越像那棵“黄山迎客松”。在林地里,经造型后的棵棵古枣树,形态各异、生意盎然,真有诗情画意的景象!这些古枣树即将或以后成为大型树桩盆景艺术珍品。
“人然合一”以陶建君为董事长的团队,为上海都市添绿增色。十年来,他们萍踪浪迹,南来北往,默默无闻,已成功抢救濒临灭绝的百年以上金丝枣树4万多棵,其中树龄在100~500年的占92.80﹪、500~1000年的占7.20﹪,并从中原地区移植上海境内。
有着25年从事园艺花卉经验的陶建君对百年金丝枣树情有独钟,为抢救这些金丝枣古树,他不惜将自己创办的企业转让给他人,将房产抵押出去,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之巨。陶董在古树盆景制作过程中先后发明了6项古枣树专利,为在进行中的“造型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走上了行之有效的“造型技术”途径。
云天之下,我们拍摄晚霞中的臻稀古树院景观,落日的余辉彤红彤红;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来了,一望无际的枣树林海,千姿万态的大型树桩盆景艺术珍品,被溶溶月色披上层层银辉……清朗的月夜里,黄浦江畔的江风徐徐吹来,在古枣树下,我聆听着手机里的古乐曲,品赏着那片枣林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