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我在上海市农校上兽医专业二年级,时兴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当时我被安排到生产队猪场用硫磺软膏给猪治疥,此法又累又慢。由于双手沾上了药液,劳动时脸上汗水也没法擦,流入嘴里是咸的,流入眼中辣得张不开眼,苦熬了一个多小时,不得走出猪舍到树荫下休息。其时巧遇为棉田除红蜘蛛的农民,询问为何在喷洒农药时没有特别的个人保护措施,回答这是新药“敌百虫”高效低毒。由此受到启发,马上向老师建议试用敌百虫治疥螨。我的理由,一是疥螨和红蜘蛛都属蜘蛛纲的昆虫,成功的可能很大;二是对人安全性好的药对猪安全性应该相似。
在老师的支持下,我们试用敌百虫治猪疥螨获得成功。1959年9月,我毕业分配到奉贤工作。10月,我到江海公社砂碛大队猪场蹲点,该埸猪癣较严重,用硫磺软膏治几百头猪要4一5天时间,成本高,结果用敌百虫半天就搞定。此法很快在奉贤推广取得较好效果,而此时敌百虫还未作为兽药正式上市。敌百虫最早是由德国拜耳药厂发明的,我国最早是1957年由上海合成,1958年在农田才开始应用,因此我可算得上在上海首个在畜牧上应用的实践者,后来还发现敌百虫对猪蛔虫、姜片吸虫均有良效,即使鞭虫,只要剂量和饲喂方式得法,也可取得较好效果。创新发明乐趣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