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社区·科普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鱼类也能够自我“玩耍”
  据科学日报报道,根据美国田纳西大学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鱼类不仅想要快乐,甚至还能够“玩耍”。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期刊《动物行动学》上。 

  田纳西大学心理学院和生态学院教授戈登·伯格哈特定义了“玩耍”的方式。“玩耍是在特定背景下不完全是功能性的反复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或者人类在休闲或者压力较小的环境里的自发产生的。”伯格哈特说道。伯格哈特和他的同事心理学研究助理教授弗拉基米尔·迪内兹以及美国华盛顿史密斯索尼娅国家动物园詹姆斯·摩菲首次记载了丽鱼物种玩耍物体。 

  研究小组在两年的时间内研究并拍摄了三个单独的雄性鱼类。他们发现这些鱼反复的撞击底部的温度计。食物的存在或者缺失,水族馆里其他鱼类的存在,或者临近水族馆里的鱼类存在,对这种行为都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攻击温度计的行为满足了伯格哈特对玩耍的标准。 

  “这种快速的回击似乎是维持这种行为的原始刺激因素。”伯格哈特说道。“我们曾观察到章鱼和球进行的相似行为,它们会将球拖至水底然而看着它们浮上水面。这种反应特征常见于为儿童或者宠物伴侣设计的玩具。” 

  据伯格哈特表示,通过更精确的定义玩耍并在整个动物世界里观察这种行为,人类或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他的研究论证了玩耍是如何根植于物种生物学的,包括大脑。玩耍和很多动物心理学一样,例如情绪、动机、感知和智力,都是它们进化历史的一部分,而非随机、无意义的行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社区·副刊
国产高科技“斗艳”APEC会场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鱼类也能够自我“玩耍”
IPCC发布重大气候变化综合报告
隐翅虫折叠翅膀的巧妙机制
为什么有人唱歌不着调?
东方城乡报社区·科普B07美国最新研究发现鱼类也能够自我“玩耍” 2014-11-07 2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