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大团镇金石村党总支克服“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水土不服的问题,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不再局限于面向村级重大事项,而是面向所有涉及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再局限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决议,而是根据实际让直接涉及问题的户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来决议。
因1998年建设郊环线(A30),金石村17个村民组 290.55 亩土地被征用。2004年,政策调整,对征地农民由原经济补偿改为镇保。由于1999年农民承包地经延包调整,所以,原村民征地只能由各组村民集体共享镇保名额。该村4、5、6、12等四个村民小组村民由于矛盾多、意见不统一,导致涉及的48个镇保名额一直没有落实,特别是该村5组的一位村民(老上访户)强烈要求他家原被征用的土地必须由其家人独享镇保名额,从2000年开始,他上百次到村、镇、市甚至北京上访。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总支在走访、征集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灵活运用到组,由涉及镇保名额的各村民小组自行提出具体议程和决议,各组各办、因组制宜,确保本组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通过村党总支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这三个环节,各组的开会时间、地点、户代表选举名额数、镇保金额建议价、共享款分配以及抽签的形式等得到明确。考虑到老上访户特殊利益诉求,经村党总支积极协调沟通,7名5组户代表(含老上访户)经村民提名,民主选举产生,随后,户代表会议先行召开。
会上,6名户代表同意村党员大会的审议意见,同时要求必须在正式签前拿好所需费用,否则不予抽签。但老上访户又提出了许多无理要求,遭到其他户代表强烈不满,矛盾激化,讨论一度中断。同组户代表的不满给老上访户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村党总支及时把握到他这种心理状态,想方设法做通家属的思想工作,最终让老上访户松口了。在5组全体抽签人员见证下,5组镇保名额全部抽签产生。有了5组的成功示范,4、6、12组村民的镇保名额也通过上述途径找到了方法,一场长达10余年的“持久战”也终于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