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连明 通讯员 刘兴君
本报讯 为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建村做到“五有”“四保”。“五有”即有公开栏,村里在醒目位子设置了5块党务版面,3块村务公开栏,1块随时公开栏,在30个村小组各设一块公开栏,在原3个村老年活动室各设一块公开栏;有5人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有汇编的公开制度;有按不同事项的公开时限;有公开反馈意见和处理结果。“四保”即对如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工作职责等固定公开的内容做到“保量”,对发展党员、党费收缴、扶贫帮困等公开内容做到“保质”,对重要决议、主题活动、工作进展等做到逐步公开“保效”,对群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办理等做到随时公开“保鲜”。
该村还做到一年两次邀请不同对象召开点题会。年初,村干部在点题会上听群众意见后,对毛家汇1700米主干道进行修筑和安装路灯,受到村民好评。该村还组织开展QQ群互动,吸引36位年轻人加入。
该村紧紧抓住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三个重点,规范有序操作,确保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在公开内容上,突出了针对性。凡是党员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等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公开。特别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决策、决议、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考核测评、党内关爱机制、党总支换届、党费收缴、党员设岗定责、服务承诺、各类先进的评比结果等情况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公开。
二是在公开形式上,突出了灵活性。根据公开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合理确定公开形式。主要形式有党员代表会、党员大会、党务公开栏、回音壁、电子显示屏、QQ群等平台,今年将公开栏延伸至生产队,向党员群众公开重点事项,如土地流转补偿政策、镇保对象、农民土地退养问题、集体资产改革的有关要求及农龄、土地份额设置等,扩大了公开的覆盖面,提高了党员群众的知晓率。
三是在公开时限上,突出了节点性。如将有关政策、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工作职责目标等列为固定公开,将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内关爱机制等列为定期公开;将重要决策决议、主题活动的开展、年度目标的进展等列为逐段公开,将热点难点问题的办理、民主生活会、考核测评、公推直选、党员点题与党组织解题的情况等列为随时公开。同时,对重大或复杂问题,根据公开后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必要时再次公开。
通过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使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一方面引导村干部增强民主意识、转变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做到了重要事项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要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要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保障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了党员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使党员干部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通过公开村干部职责分工、工作流程、有关制度、土地流转补偿、家庭农场主的落实、困难家庭的帮扶、节本降本等,使党组织和村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既提高了党员活动的透明度又增强村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将党组织的工作事项置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使党员知晓党组织每年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了什么程度、达到了什么效果。不仅如此,推行党务公开,更是有效消除了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神秘感,拉近了村民群众和党组织的距离,激发了村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该村连续五年未出现过村民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情况,确保了全村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