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新主体·借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河北省清苑县忠惠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张佳
~~~——记河北省清苑县忠惠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张佳
~~~——记河北省清苑县忠惠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张佳
~~~——记河北省清苑县忠惠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张佳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女大学生辞去公职创办农民合作社
——记河北省清苑县忠惠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张佳
  初见张佳,很难把她这个时尚女孩与职业农民联系起来。外表看来柔柔弱弱,却有一颗善于挑战的心。2011年,她创办了清苑县规模最大的农民合作组织——忠惠农民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拥有成员1500多人,年人均增收近千元。

  张佳祖籍清苑,200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从北京卫视的编导到清苑职教中心的教师,再从清苑县东闾乡政府公职人员到职业农民,这名80后女孩用一次次的选择,证明她是自己人生的“掌舵人”。

  事情要从2010年夏天说起。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西瓜价格一路走低,清苑县远近闻名的西瓜种植村——南王庄村瓜农损失惨重。当时,一些瓜农找到了东闾乡政府,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帮助和补偿。

  “那些乡亲跟我父母年龄相仿,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全是焦急和无助。”时任东闾乡妇联主席的张佳目睹了这一切后,萌生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销售模式,带领乡亲们走出销售瓶颈,让农民兄弟多收“三五斗”的想法。

  2011年,张佳在翻看中央文件时忽然被里面提到的“农民合作社”所吸引。经过反复学习,张佳深刻意识到农民合作社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途径。于是她毅然辞去公职。

  2012年3月,张佳筹资200万元,聘请河北农大教授,招聘大学生组成专业团队,成立了清苑县规模最大的忠惠农民合作社。

  “合作社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承包农民土地,农民不用出工、出力,就可有最基本的收入,如果收益好的话,还能分红。另外,合作社还请技术专家给农民培训技术、发放农资补贴,推荐使用低价放心农资,寻找农产品销路。”张佳说,农民合作社一改过去一家一户传统耕种、生产方式,从种到收全部采用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组织化运作、品牌化销售的方式,使农民在各个环节受益。

  但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张佳遇到了不少困难。在老百姓眼里,土地是命根子,谁会把土地交给一个不会种地的“小丫头”?

  “我和同事到村里挨家挨户做工作,掰着手指头给乡亲们算账。”张佳说,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他们建起了500亩公益性“忠惠高产擂台赛”,邀请各大品牌的种子和化肥厂商参赛,提供了10多个优质小麦品种、10个品牌肥料供农民选择。这样既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民难辨真假种子化肥的情况,又让农民在亩产达千斤的收益中分了红,人均增收近千元,合作社当年收入20万元。农民看到了希望,就将千亩良田交给了张佳和她的农民合作社。

  一年多来,张佳的团队壮大到51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超过半数。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合作社拥有成员1527户,产业项目3项,忠惠品牌连锁农资超市分布周边5个县(市)、50余家。

  徐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专题报道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丹麦:“农业管理者”管出来的农业强国
越南与以色列促进农业领域全面合作
肯尼亚玉米产量 大幅下降
80后女大学生辞去公职创办农民合作社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借鉴B0680后女大学生辞去公职创办农民合作社 2013-11-07 2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