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
初涉农业样样学
在松江区泖港镇浦江蓝蓝莓园,李嘉敏拿出一瓶自制的蓝莓汁给记者品尝,他介绍说,蓝莓的果实成熟期是在7月份,现在的工作主要是为园子里的300多亩蓝莓除草施肥,等待明年的成熟。
24岁的小李曾就读于上海电力学院,毕业后便来到了浦江蓝蓝莓园工作。小李坦言,虽然大学里的专业和现在从事的职业毫不相干,但从事农业是自己的选择。相比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蓝莓园的日子倒也过得悠哉。“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从蓝莓的常识、种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要学,毕竟这和自己的专业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小李坦言,初到蓝莓园,不懂的地方实在太多,但园子里的前辈老师们都愿意教他,这让他渐渐对蓝莓产业有了初步的理解。
除了日常的蓝莓灌木看护,小李还会开着车去一些高档小区推销蓝莓盆栽。他介绍,蓝莓盆景一年四季都有观赏价值,春季花朵洁白玲珑、夏季枝繁叶茂,果实幽蓝、秋冬季挺秀苍劲,极富生活情趣。据悉,蓝莓园目前针对上海区域内客户提供蓝莓,樱桃等果树的上门栽培种植服务,并向客户,传授相关种植、管理及养护的技术要点。
【难点】
沪产蓝莓不易种
记者了解到,浦江蓝莓园属于上海瑞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在青浦、松江等地都有蓝莓种植基地,总占地约900亩。公司创始人吴晓春博士,更是终结了蓝莓界认为上海不能种植蓝莓的传统理念,成就了上海蓝莓种植第一人的美誉。记者在采访当天有幸见到了吴博士。据小李介绍,2004年至2007年期间,吴博士在上海林业总站工作。不过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吴晓春博士就开始了蓝莓(小浆果类)的相关科研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国家林业局蓝莓引种技术的研究,并主持了黑龙江省蓝莓、树莓引种栽培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2004年,他又首次将蓝莓引种到上海并获得了成功。
吴博士介绍,蓝莓作为养生水果,在发达国家备受追捧。但蓝莓生长的土壤pH值应在4.5至5.5,上海偏碱性的土壤并不适合“喜酸”的蓝莓生长,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改酸”处理才能种植蓝莓。他表示,目前土壤的“改酸”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早已成熟,对环境是无任何危害的。不过由于蓝莓的种植、采摘技术要求非常高,同株蓝莓成熟期都不相同,没有技术指导,果农仍然很难种植高品质蓝莓,所以沪产蓝莓仍然数量不多,市场也是供不应求。
【展望】
蓝莓市场前景好
“蓝莓在发达国家已经是很普及的水果,但在我国生产栽培的历史并不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水果市场多样化的要求和人们对营养保键天然果品意识的增长,相信蓝莓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小李告诉记者,蓝莓良好的市场前景,使他坚信自己并没有入错行。据介绍,蓝莓在我国是重要的新兴栽培树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不仅因为蓝莓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而且它的市场占位好,各个品种成熟期并不一致,通过贮藏,可长时间供应市场。因而,蓝莓对调节和改善鲜果市场供应状况,满足人们对水果多样化及绿色果品的需求,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小李解释说,蓝莓果含有特殊成分花青素,具有改善大脑记忆力,减少人体胆固醇积累,改善心血管机能等多种保健功效,被世界上称为“水果之王”。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大概二十万亩,但大部分都是这一两年新种的树,不少树苗还不能结果,产量只有三千多吨。业内人士预计,五到十年内,蓝莓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是现在的五倍。对于这一预测,小李并不担心将来蓝莓因为产量增加而市场形势变差。他告诉记者,过去十几年来,国际蓝莓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全球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而中国市场刚刚开发,供不应求的现象仍然是未来国内市场的走向,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