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薛莺
以前回娘家的大路只有一条
以前回娘家的大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川南奉公路。
这条路原先是由一条拦海的堤坝改建而成,是清朝南汇知县钦琏用7个月时间修筑了这条长达百里的海塘,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伟业而称之为钦公塘。记得小时候,大洪墩的码头很高,从大马路上骑自行车下来,有种冲浪的感觉,只是很害怕前面有人,飞一样的速度一下子刹不住。经过几十年多次翻修,原来的拦海塘没有了,翻低的川南奉公路成了我每次回娘家的必经之路。
从川南奉公路下来,就拐入了一条乡间小路,后来铺成了钢渣路。记得有一年下大雪后又下雨,雨停后路被冰住了,不管是走路还是骑车的人,刚刚笑过他人摔倒,自己也脚下一滑倒地了,还好那时穿得厚,没摔坏腿脚。
我家那条路原来没有名字,因为在路口有一家卖菜的铺子,在公交车还可以招手停靠站的90年代,每次回家都会跟售票员说,小菜庄停一下,那么就不必多走到车站的一段路了。
享受了新东路修成的便利
大概是新千禧年后吧,原来的钢渣路铺成了水泥路,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小路也越修越宽,并有了自己的名字:新东路。可惜这是一条到娘家就到头的路,没办法过西面的运河,也就没办法到就近的凌空路地铁站,每次还是要绕到前面的大洪路才能往川沙方向。但是大洪路只能容纳一辆私家车开过,万一有交会,风格高的那个司机得倒到路口,才能通行,所以车技不行的我去娘家都不太敢开车,要么骑电动车,要么从川南奉公路坐车,然后走好长一段路才能到娘家。
2018年凌空路通车后,娘家后面与新东路平行的润川路东延伸段终于动工了,本来说2020年要建成通车的,估计是这几年的疫情关系,路修建得有点慢,而且现在看样子都已经修好了,润川路却还没有通车,不过估计也快通车了吧。但从动工开始,原来拆迁空地上的垃圾倾倒问题解决了,再也没有焚烧带来的污染危害了。宽阔的四车道,转弯道,公交停靠道,中间还有绿化隔离,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比川南奉公路都要宽好多。而且,就在娘家后面,修建了一座大桥,平整、气派,每次回娘家,遇上好天气,我都要在那边拍上几张照片,往东是刚刚栽好的梧桐树,上面顶着蓝天白云,像一位穿了美丽纱裙的姑娘悠闲地在天上漫步。往西是绚丽的晚霞,红彤彤的夕阳,像红了脸的少女,一会躲到了云朵的下面,一会又探出了脸,行驶在路上心情也莫名地愉悦起来了。
最近川滨路等大马路四通八达
现在去娘家有很多选择了,最近通车的川滨路东延伸段,到川沙其实跟川周公路衔接了。华洲北路是跟凌空路平行的一条四车道的马路,方便了周边村民的出行。现在的凌空路是一条南北通的非常繁忙的重要大马路了,特别是最近航城路的打通,感觉从迎宾大道下来的车辆比川南奉公路还要多了。
现在我去娘家,可以说是大马路四通八达,而且每一条都是新修的标准路,平整、明亮,路旁的树木和花卉也都种植了,路灯也装好了。现在就等润川路东延伸段的通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