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国蔬菜产销日益呈现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专业化格局——~~~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蔬菜产销日益呈现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专业化格局——
精准保供,力破堵点,守好百姓“菜篮子”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冬季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较大,不利于蔬菜生产流通。化肥、农药、汽柴油、饲料等农资价格高位运行,抬高了生产成本。尽管我国“菜篮子”产品已形成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但疫情对局部地区短期市场均衡供应仍可能产生影响。部分菜农真实体会到,往年在10月份前都能卖完的蔬菜,今年却迟迟难以“脱手”,“找销路”成了菜农们交流最多的话题。

  “这两个月没怎么睡过安稳觉,做梦都想把菜卖出去!太愁人了!”12月5日,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菜农李莉总算松了一口气。在多方帮助下,地里滞销的5亩白菜终于有了买家,解了燃眉之急。

  对于和李莉一样的菜农来说,今年的秋冬季格外不同。往年在10月份前都能卖完的蔬菜,今年却迟迟难以“脱手”,“找销路”成了菜农们交流最多的话题。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常年蔬菜播种面积约2600万亩的河南省,2021年以7612.4万吨的蔬菜供给位列全国地区供给第2位,外销链条辐射全国。但现在,周口市西华县、郑州市中牟县、商丘市民权县、漯河市临颍县等50个种植大县都出现了蔬菜滞销问题。

  农业农村部近日表示,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冬季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较大,不利蔬菜生产流通。化肥、农药、汽柴油、饲料等农资价格高位运行,抬高了生产成本。尽管我国“菜篮子”产品已形成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但疫情对局部地区短期市场均衡供应仍可能产生影响。

  多地急盼“救菜”措施

  家住河南平顶山汝州市纸坊镇姚楼村的姚先生一直在网络上发布求助视频,希望能给自家的蔬菜找到销路。“我们家30多亩菜卖不出去,在地里快烂了。”

  纸坊镇是河南的蔬菜重镇,种植面积2万多亩,年产蔬菜30万吨以上,远销10多个省市。往年此时,大部分蔬菜已经被收购商人从地头直接拉走,剩下的农户会送到收购点出售,销路一直不成问题。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大量蔬菜滞留在地里。

  作为蔬菜种植大省,今年河南蔬菜生产状况较好,尤其是10月~11月,天气条件良好,蔬菜产量高于往年。但市场需求不振,全省蔬菜出现大面积滞销,11月19日高峰时达到16.21万吨。为了救市,11月初开始,汝州市政府紧急设立纸坊镇蔬菜派送农业合作社,将一些滞销蔬菜包装成价格不等、类别不同的“蔬菜包”,由合作社发起团购,直接送达顾客小区。

  早7时许,来自宁夏青铜峡市各地的蔬菜收购商开着货车,来到大坝镇蒋东村收购蔬菜。另一边菜农们正在紧张地采摘、称重、装菜、装车。

  “前段时间由于疫情,村里的蔬菜确实有滞销情况,现在随着疫情好转,来村的收购商多了。”该村种植户陈建国说,提前一天与收购商联系好,第二天就可以到村上拉菜了,虽然每公斤价格比去年低了1元多,但是总算把西红柿卖了出去。

  今年10月以来,受疫情影响,出现蔬菜运输受阻、需求大幅削减、滞销等难题,该村每天有10余吨蔬菜销售不出去。为此大坝镇与青铜峡市农业农村局沟通,每天委派运输车来村上定点收购,暂时解决蔬菜滞销燃眉之急。

  做好产销对接“红娘”

  据了解,疫情影响之下,市场需求量和运输能力下降,是蔬菜滞销的主要原因。“蔬菜滞销,势必会影响农民收入,不利于稳定农产品供给。”不少关注蔬菜滞销的专家建议,当务之急是抓紧产销对接,打通物流堵点,扩大销售半径,解决菜农的燃眉之急。

  在近日举行的商务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全国特别是疫情重点地区的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仍是重点。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商务部将统筹做好商贸领域疫情防控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

  定点帮扶,结对帮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各显其能的线上线下对接活动纷纷展开。

  随着地里的蔬菜成熟,连日来重庆的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抢收蔬菜、助力农耕、拓展销路。来自合川区农业农村志愿服务支队、相关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累计招募1200余名志愿者帮助村民抢收、运送蔬菜5万余吨,保障合川各大商超蔬菜供应。

  在璧山区将城市保供与农产品销售有机结合,对全区15家大型蔬菜基地和296家5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全面摸排,实施掌握本地蔬菜产销信息。同时,通过精准对接大型企业、建筑工地、生鲜超市开展基地直采,以及将应季蔬菜搭配成保供“蔬菜包”供应城区等方式,目前每日直采生鲜蔬菜20余万斤。

  针对河南多地出现的蔬菜滞销情况,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调度全国部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与河南滞销蔬菜产地的专项对接行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也组织湖北、江苏等省份采购河南蔬菜;该省“科技助运”行动在河南蔬菜滞留严重的6个城市开展,开通助农服务专班专线,鼓励司机参与助农运输。通过数字货运平台“运满满冷运”,超千名冷藏车司机参与助运,期间帮扶的6个城市蔬菜发货量较河南其他城市发货量总和高出近50%,经过十多天的多方合力,河南全省滞销蔬菜销售明显缓解。

  力破梗阻补链条

  每年冬春时节,是我国蔬菜等“菜篮子”产品消费高峰。受消费拉动,蔬菜价格迎来一年之中高位运行阶段,而畅通物流运输是保障“菜篮子”稳步运行的关键。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近期,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中央部署,积极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守稳护牢百姓“米袋子”“菜篮子”。

  “物流园通过大数据研判,积极协调商户、供应商组织货源,保证每日动态库存量在1万吨以上,全力保障蔬菜供应。”山东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蔬菜经营管理部经理范立波说。寿光既是蔬菜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汇集了各地的商户,联通着全国的蔬菜市场,北方的设施菜和南方的应季菜都在这里集散。

  为了让蔬菜尽快送达市场,寿光充分发挥分布在各镇街区合作社的作用,从1400多家合作社中筛选出112家大型合作社承担保供任务,以确保当天采摘包装,当天装出发货,运往全国各地商超、农贸市场等,最大程度保证蔬菜瓜果的新鲜。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积极拓宽终端市场,菜农不必担心销路,只管放心大胆搞生产。

  在盒马鲜生湖北省武汉市岳家嘴店,店长刘凯忙着指挥卸货:“这些食品经过溯源和消杀后,将全程分箱管理、无接触配送。”近期,湖北省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有效供给和价格平稳。依托大型商超、重点农贸市场投放一批平价惠民蔬菜,推进供销系统83家县域应急储备中心改扩建工作,发挥110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优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之家”等保障服务,促进农产品快速有序流动。

  江西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供应基地,这几天,当地不少蔬菜生产基地都因地制宜,为蔬菜防寒保暖,确保供应不断档。在江西赣州,当地有48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受强寒潮天气影响,深圳、广州等地对这些临近基地的蔬菜供应需求增加了30%左右。全南县这家蔬菜基地正通过加大采收量,增加运输车辆,来保障供应。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当前,物流通行不畅等方面压力持续缓解,物流供给能力进一步释放;将对国民经济恢复增长起到支撑作用。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舒驰表示,将聚焦粮食蔬菜等运输需求,靠前服务、主动对接,确保产运销各环节衔接有序、流通顺畅。

  农业农村部表示,随着元旦春节两节临近,后期保供稳价存在不利天气、成本增加和调运受阻风险,将采取三大举措保供稳价。

  一是着力保障冬春重点农产品生产供应。做好南菜北运基地建设和北方设施蔬菜生产,提高大中城市周边蔬菜生产供应能力。二是畅通“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农业生产资料、“菜篮子”产品、雏禽仔畜等运输通道,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三是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督促引导北京等36个大中城市统筹抓好“菜篮子”工作,完善应急保供方案,应对突发情况。

  (本版文字根据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工人日报、重庆日报、宁夏日报相关报道整理而成,文字整理:贾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宠物
精准保供,力破堵点,守好百姓“菜篮子”
东方城乡报调查A02精准保供,力破堵点,守好百姓“菜篮子” 2022-12-13 2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