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英
一入冬,我便羡慕邻家小红的大门。
她家的大门朝南开的,两扇头,门一开,阳光就会跑进客堂,铺在地上,客堂一下子爽朗,一下子明亮。
小红在门口内一米的地方并排放两张长凳,一个矮凳。人坐矮凳上,书放长凳上。小红落座后,就开始与阳光一起读书,那时候,脚暖,手暖,心也暖;那时候,书,也读得进。
我羡慕,我常想,有让阳光照进来的门,真好。
我家的门开在弄堂里,弄堂没有阳光,却生风,也多风,冬天的风有尖刺,再厚的棉衣,也是透得过。走进里屋,里屋是一间屋,一间屋隔成两块,后半间烧饭吃饭,前半间做了卧房。卧房开着一扇窗,不到一米宽,窗口放一张梳妆台。上午,我可以在桌上写作业,那里有窗口里进来的阳光。
但阳光很快就会过去,没有了阳光照耀,心境就差,手就开始冷,开始麻木,写的字就歪歪扭扭,老师说我写字态度不端正。回家了,第一件事情就对着父母诉说,说小红家的门,说我家的弄堂。父亲说:等着吧,我们造一间朝南开门的房。父亲的话,给了我希望,我立时觉得,阳光已经来到我们家。
我还在那张桌子上写作业,但我经常听见父母在商量。母亲想到的办法是“省”:穿衣,母亲将自己出嫁时的棉衣改了改就算我的,我穿不下了给妹妹穿;吃饭,母亲几乎不搛菜,我们吃剩下的菜汤她拌饭吃,家里招待客人的鸡肉,客人走后,母亲腌一下放起来,然后再斩斩小,炒青菜放两块,炖咸菜汤放两块,母亲说这样就可以不用放油。母亲相信:日常的吃穿里一定能省出钱来。
父亲的办法是多花力气。石灰买生的,运回时,父亲早在河滩边挖好了深坑,化“石块”需要水,河边最便利,可以不用喊人相帮;买水泥,父亲自己用拖劳动车拉;父亲还自制砖坯自己烧砖头,搭起来的土窑点火了,窑火旺了三天三夜,父亲不眠不休三天三夜,出窑时,父亲将烧好的砖头码堆整齐,次点的砖头也围拢一起,父亲说:差的做混凝土铺地用,好的砌墙,自己烧的,不能有一块当废品而丢弃。
房子盖起来了,是二层的楼房。
楼房的门朝南开的,也是两扇头大门,门一开,阳光就进来,所有人都红光满面,喜气洋洋。邻居们参观了楼下再看楼上,有赞扬父母劳动勤谨的,有表扬楼房好,楼房高,楼房爽气。有人总结说,这楼房最大的优点是门大,门大了,阳光逗留家里的时间最长。
我听到这话就开心。
后来的每一天,我都早上起床急急打开门,我要等阳光还没有出来之前迎接阳光,我以为这是我对阳光最美好的礼节,我要先伸出双手,热诚拥抱阳光。
我邀请小红来我家,一起看书,一起写字,小红就来了。小红说,你家的阳光不一样,一是照在地上的面积大,二是照耀的时间长,我看看地上,发现这是真的,心里就感恩起阳光。
我看了看大门,看了看父母。总觉得,他们好像也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