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才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本可以外出观光旅游,今年例外。怪我手脚闲不下来,妻子令我在家修理洗衣机。
洗衣机是老式双桶的名牌货,从买进门到现在有了20多年的历史,洗衣一直顺顺当当。毕竟年代久了,脱水桶翻盖连接处老化断裂,不能关闭到位。甩水时就像破风车转圈沙沙响,马达时好时坏,有时 “嗡嗡”作响一动不动给你难堪。我估摸八九不离十是电容失效,立马从网上购买电容,撤换后果真显灵了。妻子以为我学过机电,有这套修理手艺在身边,洗衣机老旧点没啥关系。但这一次真的不转了,我拿起手机请百度作解答,给“三脚猫”功夫寻找体面的台阶。
有人揿门铃了。原来是儿子携同妻儿提着慰问品看望我们俩。他发现我坐在洗衣机旁看手机,脱口而出:“爸、妈,洗衣机太旧了,换一台吧?!”看来“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有可取之处,给我解围了。我顺意把话茬接过来:“是老旧了,修不好的。”儿子立马点拨自己的手机:“我订好了,全自动的。”他把蹲在洗衣机旁的我扶起来说:“什么年代了,就不可以往前迈一步吗?”
其实我已经往前迈了一步。过去我全家5人(包括岳母)蜗居在楼上楼下只有30平米的房子里,小阁楼只能弓着背行走,如今我和妻子住上两房一厅的高楼,儿子有了新房,心满意足了。但在搬家时,他的妈妈不舍得丢弃伴随她任劳任怨的洗衣机。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我与妻子从江西回沪,依靠岳母30平米的租赁房安营扎寨。女儿刚去上班,儿子继续在校读书,我和妻子外出打工,起早贪黑,没有时间料理家务。经过再三合计,决定购买一台洗衣机,节省洗衣服的时间,并非追赶时髦,着实是往前迈出了一步。那时,全自动洗衣机商场有出售,但家庭维持需要长久下去,最终我和妻子选择了经济实惠、又挂上名牌标签的《水仙牌》洗衣机。掏出300元的钞票,那是半个月打工的血汗。
洗衣机放在小阁楼的楼梯下面,白天用一块花色棉布遮盖,显得神秘而又尊贵。夜深了,妻子会让它抛头露面发挥其功能作用。长年累月,全家老小穿着整洁,全是洗衣机付出的辛劳。人与物长期相处,也许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愫,妻子之所以要携带古老的洗衣机住进楼房,直至调换之后,她还在嘀咕,或许是难以割舍的情怀。
她喜欢夜间10点敲过洗衣服,我喜欢10点以后写点文字。过去半夜总是与洗衣不能脱水产生不快情绪,有了全自动洗衣机,就不用我提心吊胆了。按照洗衣机设置的程序,开启按钮,一气呵成,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细细想来,对自己过去的拥有难以割舍,无可厚非,但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感觉良好,就未免太固执了。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生活当以精彩纷呈。年龄自然增长,那是无法抗拒的事实,而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可以往前迈出一步,创造舒适的条件,迎接现实的挑战,活出精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