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玮菁 记者 王平
12月7日下午,宝山区检察院与宝山区司法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检调对接”相关工作情况。会上,宝山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宝山区司法局开展“检调对接”的工作情况。
宝山检调对接平台的搭建,贯彻落实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促进和规范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实现了刑事和解与人民调解的紧密衔接。通过检调对接工作,积极引导和帮助当事人化解积怨,维护了当事人权益。人民调解在以法为据的前提下,以当事人平等自愿为原则,灵活运用法律、道德、情感等方式,实现当事人互谅互让、握手言和。宝山区司法局将总结各方经验,不断激发调解工作的创新活力,通过对调解成功的案件进行回访、与区检察院加强沟通协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加强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效,以更加优质专业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宝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人民检察院调解工作室自2022年3月挂牌成立至今,共办理调解案件24件,调解成功率约60%。针对调解实践中面临的条件不足“无力调”和历史积怨“不愿调”两大难题,宝山区检察院通过一个平台、三类人员、四项工作多措并举化解难点、提高调解质效。
搭建一个平台,推动检调对接常态化。与宝山区司法局、宝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成立全市首家驻检调解工作室,首批选聘2名具有心理、法律等方面知识背景的人民调解员,轮值工作室受理、参与刑事、民事、行政检察案件以及信访申诉案件等调解工作。出台《关于驻人民检察院调解工作室工作试行办法》,规范检调对接流程。针对疫情防控、当事人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采取上门调解、线上调解等流动工作模式,将工作室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调解更方便、更快捷。
用好三类人员,提升诉前联调专业性。一是组建联络员队伍,拓宽调解案源。在普通犯罪检察、民事检察等部门设置检调对接专职联络员,提示承办人在轻伤害案件办理中同步审查赔偿、调解可行性,对有调解意愿但尚未达成合意的,指导制作申请书、联系函等材料,经总联络员审核后移交驻检调解工作室,及时启动检调对接程序,确保“应调尽调”“能调尽调”。二是充实第三方力量,加强智慧助力。广泛引入专业“老娘舅”、志愿工作室、村居委干部等长期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综合考量矛盾症结、当事人需求等,“对症下药”制作调解方案,进一步提高调解成功率。三是邀请人民监督员,同步见证监督。针对部分案情较复杂、矛盾较尖锐的案件,邀请兼具法律专业知识和基层调解经验的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听证员等参与调解,在增强释法说理效果的同时,见证监督调解全过程,确保程序依法合法、结果公平公正。
延伸四项工作,增强调解工作实效性。一是持续跟进监督履约。对因客观原因未能按约履行的,适时开展二次调解工作;对无故反悔拒绝履约的,经征求被害人意愿,依法起诉追究责任,切实做好调解“后半篇文章”。二是紧密衔接司法救助。当发现被害人难以通过调解赔偿补偿解决生活困难时,及时移送司法救助线索,引导、指导提出救助申请,尽最大可能帮助当事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三是稳妥处置过激行为。对调解过程中发现当事人存在过激行为的,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预警,及早及小化解处置、消除隐患。四是营造依法调解氛围。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新闻媒体平台,选取调解成功且效果较好的典型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调解的认可度、信任度、满意度。
接下来,宝山区检察院将通过加强与专业调解力量协调合作、推动调解工作机制创新更新等方式,进一步深化落实“检调对接”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