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
家门口增加几个晾衣架、老旧楼梯的扶手翻新、小区绿地的休闲座椅重新设计……这些社区里的“小修小补”却为居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老年人在冬日的暖阳下聚在整修一新的小区长廊里晒太阳、唠唠嗑,自在惬意。
长宁区新泾镇今年在16个居民区实施了23项“家门口工程”助民项目,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虽然微小但受益面广,实实在在解决了居民的“小问题”,小区里每一项细微的改变,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整修车棚是许多小区“家门口工程”中的重点项目,露天车棚经不起风吹雨打,很容易出现损坏,及时翻新不仅美观而且有助于消除安全隐患;晾晒衣被看起来是很小的事情,却是家家户户日常都需要的,小区原有晾衣架大多破旧老化,借助“家门口工程”助民项目,新泾镇的绿园十村改造了8个便民晾衣架,满足了居民的晾晒需求……
“家门口工程”改变了传统的自上而下实事项目的实施,强调项目的来源自下而上,由居民协商确定,再报街镇立项,注重项目施工过程有居民代表参与,在居民监督中推进,有问题即知即改。各个小区积极想办法,动脑筋,组织发动物业、居委会、业委会等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认领,以签订协议的方式落实了后续管理的责任方。
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引入社会组织、社区规划师等社会多元力量参与,与小区微更新等其他项目有机结合,放大叠加效应,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