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汤妙兴
金山区漕泾镇护塘村现有市、区、镇人大代表7名,自建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纳入村两委创建的“三个到底工作法”,分别联系21个村民小组,进农户进宅基进田头,代表身份亮宅基,为民办事暖人心,畅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架起了同心同徳振兴乡村的“连心桥”,先后收集各类群众建设性意见建议38条,本村处理完成28条,转交上级有关部门处理5条,向村民解释说明5条。许多村民说:“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方便老百姓说话提建议的地方,也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场所。”
与病毒赛跑的“暖心代表”
“欢军,请帮助购买一些鸡蛋和西红柿”,今年3月的一天,因疫情封闭在家刘大妈对人大代表李欢军说家里已没有新鲜蔬菜了,“大妈你放心,中午之前一定送到”,说完李欢军骑着三轮车奔向另一户求购副食品的村民。
今年3月疫情突发,石化城区金荷雅苑小区实施封闭管理,一下子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生活有了保障,人心就不会乱,抗疫才有劲头”,几位村民对动迁在同一楼梯的李欢军提出建议。“我是人大代表,又是村里主要干部,困难时刻应该站岀来”,李欢军马上召集另外3名党员向小区报到,自告奋勇组成运输小组,自己担任组长。4个人分成两组,骑着三轮车,坚持从清晨送到晚上10点多,把一件件生活用品送到居民楼下。
封闭在继续,运输任务在加大,李欢军他们先后两次“扩编”,从4人增加到26人,到了第十天,运输小组人数已达52人。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也大幅增加,李欢军铆足一鼓劲,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天天日行步数20000+,在李欢军眼里,保供给就是保民生,一刻也慢不得。许多居民称他是与病毒赛跑的“暖心代表”。
“我们身边的代表,真管用”
近年来村域内因国家建设工程需要,全村21个村民小组有10个组分别迁往亭林大居和石化城区。面对居住分散人员流动广特点,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除了设立“代表接待日”外,还创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三三制”,将联系、监督、履职分组划片到人。考虑人大代表人数较少,聘请了48名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为业余联络员、收集员,在人大代表带领下进农户进宅基进田头,直接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许多村民称赞说:“我们身边的代表,真管用”。
一次人大代表陈刚在11组走访时,听到几位村民在议论:“漕廊公路护塘地段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也多,真的应该管一管。”村联络站进行了实地查看,发现道路两旁企业较多是一个因素,而事故多发原因为行人乱穿马路、车辆乱停所致。找到“病症”后,联络站以书面形式将问题和建议上报至镇人大。在人大代表的建议督促下,相关部门很快在该路段两侧安装了交通安全警示标志等设施,并对道路两侧设置了禁停标志,还上门对周边运输企业进行宣传引导,经过上述举措,该地段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一条建议种活了一棵“揺钱树”
近年来村域内建设了3450亩防护林,不少村民望着日长夜大的林木,林下却是一片空白地,感到有些惋惜。一次市人大代表沈银欢和区人大代表杨凤英下村宅走访,5组的几位村民迎了上来说:“土地是个宝,林地也不能浪费。”其中一位村民还列举了自己一户崇明岛上亲戚,专业在林地种植蘑菇致富的故事。
发展林下产业固然是个好主意,但是否会影响树木生长?为慎重起见,联络站特地走访了护林单位,一位技术人员吿诉他们,科学发展林下产业好处很多,像林下种植蘑菇肥水可营养树木,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解除疑团后,联络站把调研情况提交村两委讨论确定后,组织村民代表去崇明、青浦等地参观取经,去年第一年试种20亩取得成功后,今年扩种100亩,并引进菌菇新品,目前肥料等准备就绪,10月初播种,明年3-4月可收获,不仅可增加一笔可贵经济收入,还吸纳30多名农民就业,群众称釆纳了一条建议,种活了一棵“揺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