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夏常青 拍摄制作:赵惟杰 于洋
在青浦金泽古镇上塘街上,“藏”着一家理发店,传统的排门门面、印有“上海制造”字样的老式铸铁理发椅、黑白色的手动推剪……在这里,时光仿佛被按下倒退键,让人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20岁入行,至今已经干了40余年,不少一路跟随的老顾客也从满头青丝到如今的苍苍白发。”理发店主人倪金良说。从顶替父亲进入供销社从事理发这个行当以来,店里的工具换了一茬又一茬,客人来了一波又一波,唯独这个老地方陪伴着他走过了这些年。“以前,每天理发的队伍都要排到店门外的石街上,平均每天理二三十个头,连坐下来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倪金良感慨道,眼里流露出无限的留恋。虽然现在来理发的客人越来越少,可倪金良还是养成了每天6:30开门,直至天黑才关门的习惯。
作为一门传统手艺,理发讲究的是一个“基本功”,倪金良从当学徒开始,经常一站就是一天,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的“绝活”还在,剪发、洗头、修面、剃须……传统理发店里的每道工序都不落下。这里几乎没有高档美容美发店里能看到的一切东西,但是,正是这种近乎“绝迹”的老式理发店,吸引着一批古镇及周边地区的老客人。“来理发店的顾客,大家都是冲着老倪的手艺来的。”一位躺在椅子上修脸的顾客如是说。顾客和倪师傅都是老朋友,大家不赶时间,悠闲地理发、悠闲地聊天,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享受着这份淡定与从容。
“舍不得这家老店,舍不得这门手艺,也舍不得这些老友……”在我们眼中,理发师是一个职业,经营店铺是一种谋生方式,但在倪金良眼中,这里饱含着一份能怀念过去的情感,每天,一杯茶、一支烟、一次等候……倪金良默默地守护着他的这份坚持。
东报镜头,此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