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场所禁吸电子烟”应尽快成为全社会共识

  【事件回放】

  近日,有网友发布高铁上一乘客吸电子烟的视频。12306客服回应称,高铁上可携带但不能抽电子烟,一旦被发现或触发烟雾报警器将送警方处理,情节严重的要担负刑事责任。近年来,各地陆续发布升级版“禁烟令”,明确电子烟也在公共场所禁烟之列。有专家表示,公共场所禁吸电子烟不应该有法律上的模糊地带,这也是控烟工作越发严格语境下的必然。

  【综合观点】

  此前,多地铁路公安部门曾通报过乘客在高铁动车抽电子烟,原因多为意识不到电子烟会对列车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车厢内安装的烟雾报警装置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相连,一旦检测到烟雾,列车就会自动降速甚至紧急制动停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在高铁列车上或列车其他禁烟部位吸烟的,将会被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将会被处以行政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电子烟频频引发安全事故不但引发了公众高度关注,将电子烟尽快纳入控烟范围、加强立法监管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然而,社会上仍存在“电子烟不是烟”的看法,一些人仍抱有“控烟不控电子烟”的侥幸。这是因为尽管一些电子烟商家宣传它“健康时尚”,是“戒烟替代品”,但电子烟同样有害健康,这一基本事实早已经过科学确证。二手烟对公共健康的危害,决定了公共场所的禁烟,必须将电子烟和普通卷烟一视同仁。另外,曾在一段时间内,公共场所抽电子烟被默许,或得不到严格的监管执法,也与其本身属于新生事物,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尚不完善有关。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有研究表明,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相比传统卷烟对健康的危害并没有减少。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明确指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可见,“全面控烟”不能止于传统卷烟,也应该包括电子烟,必须通过立法对其强化监管。

  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禁止或限制在公共场所使用电子烟。早在2019年,浙江杭州、广东深圳相继修订地方法规,将电子烟列入控烟范围,和传统卷烟“一视同仁”。2021年,据人民网报道,海南、重庆以及辽宁大连、河南郑州、广西南宁等地也把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使用电子烟,并对场所、标志、罚款金额作出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禁吸电子烟,逐渐成为公众共识。

  2021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三次修订,明确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2022年5月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也给电子烟戴上“紧箍咒”。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表态,构建“线上清理、线下管控、全链覆盖、联合治理”的市场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电子烟的联合治理能力。

  如今,国家正式将电子烟纳入监管,对其生产到销售全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但要实现公共场所禁吸电子烟,还需通过立法消除其在法律上的模糊地带。比如,由于禁烟公共场所涉及范围广,电子烟有隐蔽性,人们不易察觉谁携带或谁在吸,很难调查取证。因此,有必要“趁热打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尽早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控烟条例,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禁吸电子烟,提升控烟的广度和深度,以能够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据东方网、澎湃新闻相关报道整理而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觉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点击
全部场次向公众开放直播 邀请市民共享科学盛宴
图片新闻
上海将新建4座火车站
“公共场所禁吸电子烟”应尽快成为全社会共识
东方城乡报一周02“公共场所禁吸电子烟”应尽快成为全社会共识 2022-10-28 2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