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易感,人患该病主要是由患狂犬病动物或带狂犬病毒动物咬伤而感染。人和动物狂犬病感染发病后,几乎100%死亡。为了保障市民健康,必须对易感的动物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2011年出台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要求本市满三个月龄的犬只,必须强制免疫狂犬病疫苗。有些人认为狂犬病发病只针对犬,不针对猫,所以养猫不去免疫狂犬病疫苗,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猫是除了狗狗外,也较为容易感狂犬病毒的宠物。目前养猫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有效防控狂犬病,必须了解猫咪为什么也要打狂犬病疫苗,如何免疫及相关注意事项。
猫咪为何要免疫狂犬病疫苗
虽然狗狗是最容易感染狂犬病毒后发病的宠物,但猫也是狂犬病毒的易感动物,也是传播狂犬病毒的常见传染源。现在养猫的特别多,小区流浪猫数量也比较多,这些猫可能会接触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猫在捕捉老鼠、蝙蝠等动物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感染狂犬病毒,从而携带狂犬病毒。与狗一样,如果被带有病毒的猫咬伤、抓伤、舔食伤口或与猫亲吻等,就会传染这种病毒,最终患上狂犬病,所以养猫人也需要打狂犬疫苗,而且一定要定期给猫咪注射狂犬疫苗,这样可以降低猫咪感染狂犬病毒的概率,保障猫及主人的安全。
猫咪狂犬病如何免疫
猫咪同狗狗一样,至少3个月龄以上才能免疫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要在主管部门认定的动物狂犬病免疫点接种疫苗,这样才能保障免疫效果。在给猫咪注射狂犬疫苗之前,要确保猫咪的精神状态良好,只有在健康情况下才能免疫。如果猫咪感冒、受伤或者患疾病都是不适合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一周内不要洗澡,防止感冒后免疫失效。
猫咪狂犬疫苗并不是打一次就能长久有效的,猫咪打狂犬疫苗一般有效保护期为1年,为防止保护期中断,应当每年加强免疫一次,只有每年按时打狂犬疫苗,才能保证猫咪不被狂犬病毒感染。另外,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猫咪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或者发病动物咬伤后感染,因此平时要减少猫咪与不熟悉的动物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不接触流浪猫,不随意收养流浪动物。
猫咪免疫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目前的狂犬病疫苗,都是犬和猫通用的疫苗,所以猫咪可放心接种。由于猫咪对疫苗相对敏感,接种后可能有一些过敏反应,这是许多养猫主人不愿意给猫咪打狂犬疫苗的一个重要原因,担心猫咪免疫狂犬病疫苗后,影响猫咪健康。猫咪免疫后急性过敏反应,通常会在注射疫苗后短时间内显现,所以免疫后建议在免疫点观察20~30分钟再离开。猫咪注射完疫苗之后,可能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注射部位略有疼痛、不愿意让人靠近,并偶发一些拉稀、呕吐等现象,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反应,慢慢会恢复正常。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例如严重瘙痒、呼吸急促、严重腹泻,或者持续性精神不振、不吃食物,一定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
执笔:李增强 龚国华 赵洪进
插画:袁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