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助力
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
日前,天津市农学会组织天津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助力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活动。与会人员参观调研了天津市农科院创新基地,共同为“天津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活动站”揭牌,并围绕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助力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座谈交流。天津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于2022年5月揭牌成立,是全市第一家由学会发起建设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并延伸建立农学院、农科院活动站,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之家依托平台优势,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专业资源、技术资源,助力武清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在技术支持、项目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天津市科协将继续全力支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支持武清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
陕西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快速推进
日前从陕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场观摩推进会上获悉:该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由2018年底2.3万亩,发展到近20万亩,种养规模翻了近10倍。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稳粮增效新模式,充分释放“增渔增收、节地节水、循环高效、绿色生态”叠加效应。经过3年发展,陕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模由2018年底2.3万亩,发展到近20万亩,新型种养主体达到450余家,综合种养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技术模式不断创新,形成稻虾、稻鳖、稻蟹、稻鳅、稻鱼等10多种适合我省种养环境的技术模式;稳粮增效作用明显,按照全省目前近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计算,年可稳产大米6.5万吨。政策措施保障有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意见出台,稻渔保险先行先试,稻渔专项财政资金大力注入,为稻渔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富民这个总目标,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举,推动“三品一标”实施。同时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生产技术标准、组织化程度、政策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