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惠 摄/记者 康晓芳
近年来,浦东新区不断增加的公园、绿地、绿道等,让市民的生活环境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享受生态建设带来的红利,新区以林长制为总抓手,通过建体系、开大会、编机制、厘家底、搭平台等工作,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助力浦东生态文明新格局。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2月16日,浦东新区率先召开林长制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工作。目前,浦东已建成区、街镇、村居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和区、街镇二级林长制办公室,共有林长1855人,其中区级林长3人、街镇级林长409人、村居级林长1443人。
围绕保护生态资源、推进国土绿化、开展森林经营、强化监管监测、抓好灾害防治、加大执法力度六大任务,新区于全市率先签订林长签约责任书,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生态资源的主体责任。
新区还制作了浦东林长制logo与宣传海报,研究开发符合浦东实际情况的林长制培训课程,针对行业技术人员与管理者进行指导,并积极发动社会共治,成功聘请全市第一位外籍民间林长,民间林长数量达到717人,让民间力量助浦东生态建设。
与此同时,新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区层面的资源梳理,通过遥感监测、数据比对、现场确认等多种方式,厘清每一块林地、绿地、湿地的责任主体、面积、位置、大小、权属、养护等信息,同步建立生态档案,竖立林长公示牌。目前,张江、合庆、高桥、南码头路4个示范街镇已完成“一张图”绘制,其数据详细可至每一棵行道树,为林长制工作长效推进奠定了基础。据介绍,全区资源梳理工作有望在7月底完成。
林长制工作的开展,需要科技赋能。新区搭建了林长制工作平台,除了发布资源信息,还通过平台小程序打通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的沟通窗口,平台具有认捐认养发现问题随时上报、精准定位并及时处置等功能,促进林长制工作常态长效。浦东率先开展第三方巡查工作,与街镇护林队、民间林长形成三位一体,强化浦东生态资源的监管监测。
据悉,浦东计划于2025年实现森林面积超35.4万亩,公园总数超200座,森林覆盖率达到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达到13.5平方米,新建绿道200公里,新增立体绿化25万平方米。
浦东林长制工作将高位统筹、引领发展,把林长制工作深入到日常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以及市民的生活,通过调整生态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串联生态断点,科学整合生态资源,并以此为基础融合文旅艺体,提升浦东生态整体品质,让市民切实享受到生态建设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