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文汇史”委员工作室:梳理村情村史 讲好金汇“故事”

  □通讯员 齐钟彩 记者 陈祈

  奉贤区金汇镇文化底蕴深厚,为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脉络、深入挖掘金汇文化、构筑文史交流平台,2020年,一个旨在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讲好金汇故事的“金文汇史”委员工作室应运而生,并于2021年获得奉贤区政协首批“金牌委员工作室”称号。

  成立“金文汇史”委员工作室,缘起于2020年奉贤区政协牵头开展的“活化历史文化遗存,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对古镇古村古建筑活化发展的思考和对策”(以下简称:“三古”)课题调研。当时,金汇镇政协委员联络组通过查找历史资料、实地探寻古迹等方式,初步形成“三古”文史资料库。但由于工作人员普遍缺乏挖掘古史文化的工作经验,排摸到的资料内容流于表面,有些甚至真伪难辨,调研由此陷入“瓶颈期”。

  一筹莫展之际,在文化领域深耕多年的张雪松、陆建国委员步入大家视野。奉贤区政协委员、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作为一名专业的文物研究者,致力于奉贤文博事业20余年,曾荣获“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个人”称号,对奉贤区及金汇镇的区域历史文化素有研究。奉贤区政协委员、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陆建国是土生土长的金汇人,除本职工作外,他化身作家“司马路”,坚持不懈地创作历史文学作品,赢得大批读者的喜爱。于是,金汇镇委员联络组主动邀请两位“业内专家”联合成立委员工作室,为文史研究工作“护航”。两位委员欣然应允,围绕“三古”调研课题,与三位乡贤“老法师”共同组成“文史智库”,在翻阅大量文史材料的基础上,实地走访调研镇内31个村居并开展座谈交流,对梳理乡村历史沿革、村情村史,传承发展文化等方面提出诸多真知灼见,为深入挖掘金汇“好故事”,弘扬本土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古”课题调研工作虽暂告段落,但委员工作室深刻认识到文化是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共识的纽带,“以文化人”的脚步不能停歇。截至目前,张雪松、陆建国两位委员已先后为金汇镇年轻干部、“明日委员”、统战人士、社区百姓等带来近二十场“文史”主题讲座,如以“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为主题,从古桥、古建筑等角度阐述“贤”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发展;围绕党史、新中国史等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增进群众文史知识素养。一场场传播金汇“好声音”主题讲座,是两位委员身体力行促进历史文化多样化传承的体现。借此机会,扩大了政协文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也诠释了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金文汇史”委员工作室作为金汇镇文史传播的重要载体,不断探索具有文史特色的履职之路。如开展“偒傣话”微课堂、非遗亲子体验、探寻古桥等创新、气氛活泼的活动,在充分彰显金汇镇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之美播洒到更多人心中。现在的金汇镇白沙村、新强村、明星村等村庄,可谓“一步一景,景景如画”。此前,委员工作室创新举办“作家看金汇”系列活动,邀请市、区作家协会成员前来参观,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村落令作家们流连忘返。参观结束后,多位作家在《奉贤报》“古华风”专栏发表相关文章,引起不小反响。随着参观热潮,诸多村落一度成为“网红打卡地”,进一步宣传展示了金汇“好形象”,助力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从缘起到缘聚、从缘聚到缘续,“金文汇史”委员工作室始终立足委员专业优势、界别特色,通过“文史挖掘、文史讲堂、文史宣传”三步走,助力打造金汇特色文化品牌,让委员工作室切实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新阵地、展示委员风采的新窗口、凝聚社会共识的新载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总投资约410亿元,青浦55个重点项目本月陆续开工
“金文汇史”委员工作室:梳理村情村史 讲好金汇“故事”
崇明多部门联合整治藏在民房里的“牙科诊所”
村民齐上阵,青浦白鹤镇凝心聚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检察院与公安局携手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协作机制
东方城乡报信息A06“金文汇史”委员工作室:梳理村情村史 讲好金汇“故事” 2022-07-12 2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