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运大白”而言,把康复人员安全送回家十分重要,但照顾好每一个人的情绪则更为必要。他们知道,很多人员尽管拿到了医院的出院通知,还是会心存顾虑,害怕不被社区接纳。
每一次出勤,他们都会把流程尽可能做细致,让每一名康复人员的回家路都可以顺畅、舒心。在面对康复人员的疑虑时,他们也会做好解释与安抚。对于康复人员提出的需求,他们更会想尽办法提供帮助。
4月25日,在祁兵从浦东返回闵行时,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陈旭也正从杭州方舱返回上海。当天杭州气温很高,午后更是闷热。由于防疫要求,车内不能开空调,整个大巴只有最后两排的座位窗户可以打开通风。陈旭把后排座位留给了两名80多岁的老人。车开出没多久,车上的年轻人就吵着要求司机把空调打开。“实在不好意思,不允许开空调,请大家再忍耐一下。”陈旭一边耐心向大家解释,一边擦着脸颊滴落的汗。大家见他还穿着闷热的大白服,很快停止了抱怨。过了一会儿,后排的两位老人向陈旭发出了求助,“我们走得匆忙没有带水,能让我下车买瓶水吗?感觉热得要脱水了。”陈旭知道,大巴在中途不能停车,但老人的需求不能忽视。他没想太多,把自己唯一的一瓶水递给了老人。回到住处已是夜晚8点多,而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早已布满了雪白的盐花……
在转运的康复人员中,有一位老人让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董言笑印象深刻。老人从上车开始就表现得有些特别,和其他人顺利出舱松一口气的状态相反,老人一路都眉头紧皱,全身缩紧,显得十分紧张。每开一段,他都不安地问着,“这里是哪里呀?还有多久能到啊?”董言笑忍不住询问起老人情况,原来老人是要回亲戚家,由于对路线不熟悉,担心不能把他送到目的地,同时也担心家人会忘了来接他,心一直悬着。董言笑了解情况后,马上替老人联系了他的家人。在电话中,董言笑与老人的家人确认了详细的居住地址,随后耐心地向老人说明了之后的路线安排,并安慰老人道,“叔叔,新冠病毒您都战胜了,还有什么好害怕的。您放心,我们会安全送您回家!”到了中转站,董言笑与工作人员完成对接后,第一时间向他们说明了老人的特殊情况,拜托他们照顾好老人。
“我们的转运工作是全市九大攻坚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关键,一站一站的转运,也是对康复人员爱心和关怀的传递。”董言笑的话也道出了五名干部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