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保供期间,在位于金山区朱泾镇新泾村的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留守工作的12名工人和朱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朱泾镇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日夜连轴转地忙着卸货、分拣、打包、装车。据了解,自《上海生活物资保障通行证》下发后,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全力配合做好大米、蔬菜等保供工作。
当时,公司负责人陈建宇第一时间安排了“爱心蔬菜套餐”。一份售价40元的套餐包含2斤叶菜、1斤茄果类蔬菜、1斤根茎类蔬菜、1斤菌菇以及1斤大米,陈建宇说,“其实每卖出一份都会有亏损,但在特殊时期,保障居民们吃得上饭是最重要的。”这个“90后”新农人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坚定。
每天进场前测量体温、做抗原测试,陈建宇和员工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如何在人员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为更多居民送上菜,是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事情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刚开始的时候很混乱,也出现过少发货的现象。”
陈建宇坦言,起初他们将订单总量打包送至居委,一天的供应量最高达到2000多单,“效率是高了,但是基层干部和志愿者还要帮忙筛选、分装,太辛苦了。”为了减轻他们的工作量,陈建宇改变模式,包揽下大量、繁复的分装工作,同时采取边配边送的形式,每天能完成200多单的定点配送,且当天就能将套餐送至居民手中,“保证每一单不缺斤少两,甚至超出一点重量不要紧,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那段时间,陈建宇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他和基地都已超负荷运转,但他仍在咬牙坚持。
“和一线的防疫工作者相比,我们的辛苦根本不算什么。希望这些蔬菜也能送到他们的家人手中,一解他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