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写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友“广播牛”

  □龚寄托

  (一)

  江苏通州李秉权人称“广播牛”,今年已经八十有四,可他仍然是笔耕不辍的文友。我与他极为投缘,这其中融合着几多元素,我俩不仅同属牛,性格脾气相投,而且又在长三角同一新闻协作圈里相交多年,尽管他比我大一轮,但我俩一见如故,成了无话不谈、彼此惦念牵挂的忘年交。

  近年来,疫情的反反复复无疑为我俩彼此交往增设了重重障碍,久未谋面,好生想念。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前收到他从江苏通州寄来快递,打开一看,这是一本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游记文集,“广播牛”巧妙地借用叶剑英元帅的诗句《满目青山夕照明》为书名,倒是极为贴切,同时又堪为一大惊喜。瞬间,我对这位老友的感佩之情油然而生。与文友相比,同样属牛的我自觉汗颜。

  (二)

  尽管我与李秉权相识相交近三十载。但我与“广播牛”初次相识的情景似乎还历历在目。那年我刚从区级机关调任地区广电部门任分管新闻宣传的负责人,当时正值上海经济区广播新闻协作会在浙江仙居召开年会,那年,我与时任协作会秘书长李秉权相识。作为有着35年广播新闻工作经验的老党员、老广播、老台长,年年被评为先进,在长三角县市新闻业界,说起“广播牛”,那可是交口赞誉的资深老广电。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江苏通州地方口音,初次沟通交谈间似乎有点费劲。但很快就会发现,“广播牛”身上所散发的人格魅力和工作热情,不知不觉中已将对方征服。清楚地记得,那次大会前夜的预备会上,只见老秘书长硬是有条不紊不嫌其烦地把明天会议所有流程都仔仔细细地捋一遍,那时节许多文稿可都是这位老广播一字一句用笔撰写出来的。会上他充分酝酿,广听意见,分工落实,会议一直进行得很晚。与会者中有人不解,这种松散型组织的会议有必要这么认真吗?还有人说他办事太老套太啰嗦。岂不知“广播牛”正是用自身认真细致的人格魅力给协作会定下了规矩,也给年轻同事们做出了榜样,“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李秉权在秘书长岗位的16年间,干得有滋有味,风生水起。而上海经济区广电新闻协作会也在滚雪球效应中发展壮大,成为长三角广电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从内心来说,作为与“广播牛”相交相识多年的文友,耳濡目染,跟师学艺,着实在李秉权身上学到许多为人做事的真本事,当然最让我欣赏的就是他办事较真执着的那股牛劲,作为长三角颇有影响力的资深媒体人,不仅年年被评为先进,而且又担纲主编了《广播联合之路》等5本新闻文集。退休后,牛劲不减,笔耕不辍。又先后汇编出版了自己撰写的《广播牛》、《夕阳余晖》等三本文集,共计60多万字。

  多年来,在我心中,“广播牛”亦师亦友,彼此敬重,已成为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

  (三)

  也许是数十载奋发工作惯性的缘故,在赋闲归乡的日子里,“广播牛”依然牛劲十足,笔耕不辍,俨然是一位退休不退岗的老记者。

  李秉权真不愧为“广播牛”,在两次赴美国探望定居在盐湖城的儿子时,他就与一般国内探亲老人一般,没有把自己圈禁在儿子住宅的方寸间,而是大胆地走向美国社会,深入了解,当起了编外的驻外记者。

  “广播牛”的过人之处勤奋好学,他认准图书馆就是一条了解社会的捷径。在盐湖城市立图书馆以及杨百翰大学图书馆里,经常活跃着老人家的身影。儿子惊奇地发现,父亲那股超乎寻常的牛劲真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在探亲的日子里,老人家似乎格外忙碌,只见他又是用笔把书中喜欢的章节抄录下来,又是随时记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晚上又赶着记录当天的经历和感受。儿子发现,耄耋之年的父亲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观察细致,见解独到令他惊讶。“广播牛”围绕中美文化差异撰写的《赴美探亲印象》、《我在美国过了四个节》、《中美高校之不同》、《东游记》等多篇文章发表在盐湖城华文《东方报》上,受到普遍好评。

  在李秉权即将赴美探亲之前,他儿子内心有点忐忑不安,因为他要上班,怕父亲在家寂寞。如今看整天忙碌的父亲,又看了老人在报上发表的文章,深感他老人家对美国的见解在好些方面比他观察细致、思考深刻,生活那么充实有趣,在美国居住了20多年儿子顿生羡慕之意,要是在父亲那年龄能过老人家那样惬意自得的晚年生活,那该是多么美满美好的乐事啊!

  (四)

  翻开凝结着“广播牛”几多心血的《满目青山夕照明》这本游记文集,字里行间尽显露出这位耄耋老人拳拳爱国之情。

  这些年,赋闲以后的“广播牛”凭借自己腿脚利索又有时间的有利条件,以记者独有的目光走南闯北,尽情饱览秀丽山河,深入观察记录世界。他的足迹不仅行遍中华大地26个省市和地区,而且还遍访了美国、加拿大等10个国家。几度春秋,几经风雨,迈入耄耋之年李秉权依然精神矍铄,潇洒看世界。五年间,“广播牛”边走边记,硬是留下了洋洋洒洒30万字旅游日记以及大批珍贵照片,并把它编辑成一个个图文并茂的专题文档。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尽管退休赋闲多年,但作为资深媒体人,“广播牛”那股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丝毫未减。这些年,他一方面自主创办《乐苑》微信栏目,并担纲主编。他在逐一转发自己的游记专题文档外,还精心挑选转发群友中弘扬主旋律,倡导正能量的帖子,并每天及时公布供稿者名单,使《乐苑》办得有声有色,可看性较强。另一方面,李秉权依靠他儿子,办起了面向海外华人的海外版《乐苑》微信公众号,受众达数万人。

  这些年,每每李秉权从欧美游览归国,当友人好奇地问起哪里最美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答道:“世上最美是中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禁毒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为他(她)们画像,我内心充满着温暖
松江仓城,珍贵的岁月遗赠
靰鞡草
文友“广播牛”
东方城乡报写作08文友“广播牛” 2021-12-17 2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