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茭白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茭白属喜温性植物,以分蘖和分株进行无性繁殖,生长适温10-25℃,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栽培地区的无霜期需在150天以上,遇霜后茭叶即枯死,休眠期能耐-10℃的低温。我国南方无霜期长,单季茭和双季茭均适种植。

  茭白是不耐连作的作物,轮作在茭白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地方引种的茭白,头两三年产量较高,上市也早,但以后产量就逐年下降,上市期也推迟,茭荚变小,品质下降,其原因除选种存在问题外,耕作制度也是其主要因素之一。

  轮作的类型

  茭白田的轮作有同是水田的不同作物轮作和水旱轮作。水田轮作主要是茭白与水稻、席草、水藕、荸荠、慈菇等作物的轮作。茭白与水稻轮作,茭白采用双季茭品种,夏茭采收后即进行耕耙整地,施足基肥,栽插单季稻或连晚粳稻,轮作生育期互补,均能获得高产。茭白与席草轮作单季或双季茭白秋季采收后进行整地、施肥,栽种席草。茭白田的水旱轮作主要是与旱地瓜果蔬菜轮作,主要有:秋茭―夏茭―夏秋白菜―茄果类―越冬棚栽―秋茭;秋茭―夏茭―夏秋白菜或萝卜―秋冬菜―春茄果类―秋茭;秋茭―夏茭―秋茄果类―冬春菜―秋茭等。这些轮作方法都是一季秋茭,夏茭后改种旱地蔬菜。水旱轮作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解决作物连作障碍因子的办法。

  水旱轮作增产机理

  一些茭农对茭白田轮作的作用认识不足,往往采取多年连作,有的甚至移栽后采收几年,严重影响了茭白的产量和品质。据调查,茭白连作两个生产周期以上,每个周期产量递减10%-15%。水旱轮作的增产原因是: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特别是降低土壤的容重,增加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效果显著,对土壤养分的释放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能减轻作物病害。茭白连作后,纹枯病和胡麻叶斑病明显上升。连作时间越长,病害就越重。而水旱轮作后,发病率明显减轻。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茭白连作的土壤中,磷、钾耗用量大,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水旱轮作后,则可充分利用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减少田间杂草。水旱生态环境的改变,不利于同一类杂草的连续繁殖增长,能明显减少杂草的为害。

  间套种与立体种养模式

  茭白田的耕作除了轮作外,也可实施间套种。茭白田的间套作物主要有水稻、菱、藕、水蕹菜等水生作物,当然也可与小麦、油菜或旱地蔬菜进行间套种。间套种方法可采用间行或间多行种植,也可采用田块四周和中间位置间种。茭白田采用间套种,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降低茭田水温,使秋茭提早结茭;减少茭田行间杂草;效益较好。

  (据《惠农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新农村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关注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B04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无公害芹菜设施生产技术
芸豆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
茉莉花的盆栽方法
茭白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东方城乡报农技B07茭白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1-08-31 2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