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邵天骏
在浦东曹路镇的文化人中,认识诗人施钢荣,从他身上学到了诗歌的真谛。
初识仰慕
认识浦东曹路籍诗人施钢荣颇有些缘分使然。那日,在一次诗社活动中,诗意女士特意向我介绍了他,因他也一直居住在曹路镇,于是话题便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这一谈,我惊讶于自己的发现:他在宝钢工作期间,就已经在诗歌创作上取得突破;有参加名刊诗歌创作班和改稿会的经历。这在当时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虽然中途他因种种原因没有继续下去,然一旦重拾旧好,仍使诗中的美感喷薄而出。在我认识的许多浦东诗人里,这无疑是非常难得的。
施钢荣出版的诗集《诗心》《星光》,揉入进了细腻的情感,唯美而又不乏特色,成为用心点亮的美丽“双珠”。就像他创作的与诗集《诗心》同名诗歌描绘的那样,“一首诗,是你的灵魂/随着你的脚步/在城市与乡间来回走动”。诗歌,往往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从一首诗中即可看出一个人的行吟脚步。然而,“灵魂”的去向,“在城市与乡间”是有一定区别的,就如同是城乡的差别那样。即使在同一座城市、同一个乡间,也会因眼光的异同而变化。诗人的诗歌一经联想并升华,自然就有了诗心的透明呈现和情感释放。
诗的凝望
美感、起伏感及富有哲理的成分,总是在诗人独有的语境下敞开。我们看到的这首诗其五彩之美也就始终那么撩人,“不失真诚和善良/不忘初心/哪怕不再在人间徜徉/坠入地狱千年后/还是一首诗”。至此,对于一首诗的基本诠释,似乎就有了不少可以为之遐想的空间。只要诗心充满了善意的心灵回响,充盈了明亮的世界光亮,充溢了芳菲的蝶飞燕舞,诗是能够带来诗的最本质的东西的。这里连续用的几个“不”字,像“不失真诚”“不忘初心”“不再在人间”,并列感或跳跃感交替出现,由此强化了“一首诗”的内涵,也就有了可以反复回味的自然。能够以“一首诗”深入到诗心的内核中,这样的挖掘很容易使人记住“诗心”的真正价值。
在已选入的眼花缭乱的诗歌里,与诗集《星光》名字一致的诗歌也有一首,诗很短,却分明可以窥见星光的魅惑,“黑夜告诉我/星光,是一民间偏方/专治迷茫//我,选择了复制键/然后收藏”。五行的容量,又分了两个小节,似乎是短得不能再短的诗歌了。如果再短至三行,就是一首微型诗。可是,诗虽短容量却不小,它涵盖了整片星光。在茫茫黑夜里,最撩人的夜空不外乎皎洁的月亮、璀璨的星光,抑或是黑夜白云的轻走慢吟,由此衬托出夜色的迷人风韵。施钢荣的诗不从常规描写入手,因而也就不落俗套。他从另外的一个角度着眼,于是便有了叫人眼睛为之一亮的精彩。这也许就是诗人第一时间感悟到的奇妙景致,很快就变幻成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惊叹瞬间。
饱含人生
黑夜易使人孤独,或忧郁,或看不清方向,不过没关系,星光可是最好的“民间偏方”。它在对比明显、黑白反差中,升腾起一种梦幻的朦胧,折射出星光带给人类的无私。诗人没有叙说“专治迷茫”的种种功效。要是仅进行这样的勾勒,未免会留有 “直白”的遗憾。诗人在有意“断开”的架构下,笔锋一转似点题又无意,却在意味浓浓下以“选择复制键”和“收藏”作为结束,从而连带出点点的思考意象。有时,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出人意料,常有出奇制胜的多重因果关系,在诗的凝望中更能营造诗歌独特的意境呢喃。
也许可以这么说,施钢荣的诗歌多有一种本质特征明显、美感韵感十足的回旋,包括《凝思》《玻璃里的人》《遮不住的清纯》《泪花为你开》《等你归来》《烟火的味道》等。他的这两本诗集因而也就成了用心点亮的美丽“双珠”:生活气息的弥漫心底,曼妙文字的不时出现,缤纷画面的俯拾即是,皆饱含了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各种感悟,慢慢也就注入了许多别样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