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动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益沪语培训班让小朋友学说上海话
走上舞台表演沪语节目 传承传播本土文化

  □通讯员 周玉林 记者 赵一苇

  “上海小吃花样多,大饼油条小笼包。咸浆锅贴肉馒头,老虎脚爪粢饭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承载着满满老上海记忆的沪语童谣、绕口令,正在慢慢消失,甚至不少人用沪语把它们说连贯都有困难。不过在嘉定,有一群孩子已经学得有模有样了。

  上个月,“学沪语,讲故事”2021年嘉定区青少年沪语暑期公益班在区文化馆开班。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学习后,50多名小学员走了上舞台,带来一场精彩的汇报演出。

  “推推磨,拉拉磨,侬推吾拉做豆腐……”萌趣的动作,稚嫩的沪语声,在位于区文化馆的沪语班汇报演出现场,孩子们面对面,投入地唱着沪语童谣《做豆腐》,配合你推我拉的磨豆浆动作,童趣十足。

  观众单女士说,萌娃们清脆的童谣声把她那些珍藏在心坎的旧时记忆唤醒了,“这些童谣我基本都会,小时候就是在弄堂里一边唱一边跳,孩子们表演得这么好,一下子感觉小时候弄堂里的风又吹来了,很亲切。”

  据了解,沪语班培训内容涵盖问候语、动植物、交通出行及上海历史地理知识等方面,由中国故事大王、区级非遗项目“黄渡沪书”传承人黄震良授课。经过1个多月的学习,孩子们收获颇丰。学员汪静佳说,虽然时间不长,但在黄老师的带教下,她基本掌握了沪语常用语,学会了十首左右的童谣、绕口令,“老师教得很有趣,会搭配儿歌、动作让我们去记,而且沪语很嗲,像小公主说话,很吸引我,我会继续努力学下去。”

  在学员家长吴女士看来,嘉定区文化馆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在舞台上一展风采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一听说要表演,孩子可兴奋了,这次活动能让他有成就感并且加倍爱上沪语这一地方文化,也能更好地融入上海。”

  据介绍,今年是嘉定区文化馆、区非遗办开设公益沪语培训班的第八年。八年来,该公益沪语培训班越来越受到孩子、家长们的欢迎,形成了一定的沪语学习氛围,起到了传承传播沪语文化,发扬、存续上海方言的良好效果。“接下来我们也会开展一些镇级、区级比赛,给孩子们提供平台去展示,让他们对本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传承。”嘉定区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奚佳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新农村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关注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B04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走上舞台表演沪语节目 传承传播本土文化
各所学校独具特色 提升教育质量 助力学生成长
100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额超500亿元
奉贤区开展家政行业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东方城乡报动态A05走上舞台表演沪语节目 传承传播本土文化 2021-08-31 2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